当年,萧珣继位为帝,高雍容升为太后,大虞终究得以规复了稳定。
高洛神目露怅惘。
李穆, 字敬臣,祖上曾为弘农郡守,因累世积功, 被封郡公。
不但如此,他还亲身寻到了当时藏在密室当中的高洛神,派亲兵护送她到了安然的处所,直到兵变结束以后,送她回了建康。
“阿弥,阿姐从未求你甚么,这一回,阿姐求你了!李穆以北伐之功,这些年间,名誉如日中天,两年前又借许氏兵变之机,诛杀对他多有掣肘的陆、朱等人,手腕狠辣,无所不悲观其。现在我大虞,已经无人能够制他了。朝廷之事全由李穆把持也就罢了,迟早,这天下,也会变成他李氏的天下。”
能像她一样,当年嫁得一个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快意郎君,本就罕见——想来也是是以,招致上天见妒。新婚不过一年,陆氏落空了家属引觉得傲的一个杰出后辈,她也落空了丈夫,寡居至今。
高雍容虽是堂姐,但因比高洛神大了五岁,从小到大,待高洛神如同亲妹,不管吃的用的,凡是有好的,必先让高洛神遴选。
但也是是以一变故,朝廷的格式,自此产生了庞大的窜改。
但是每次当她发问,不管是问母亲、父亲或是阿菊以及琼树她们,他们要么若无其事,要么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
“宣城并非兵家要地,便是临时失了,于平乱大局也无大碍。当时他刚从江北领兵南归,不去解最要紧的建康之困,却先去救了宣城,过后还亲身入城寻你。他已年过三旬,我却听闻,他从未娶妻。说他对你别有用心,不为过吧?”
***
高雍容浅笑。
高洛神终究回过了神,说道。
许氏、陆氏、朱氏,这些曾接踵执南朝盟主,被时人瞻仰的昔日门阀,元气大伤,日渐式微。
这些身外物,都还罢了。
或许,堂妹的反应,本就在她的预感当中。
神州陆沉、大虞皇室南渡之时,李氏祖上不肯随流南渡,举家迁回了本籍地点的淮北盱眙。
高雍容谛视着她,也未再开口说话。
洛神有一种感受,家中这几日的氛围,很不平常。
但是,在苦苦死守了几十年后,期盼中的王师迟迟不见踪迹,而跟着北方羯政权的建立,李氏坞堡,终也孤掌难鸣,不成制止地走向了式微。
她早不再是多年前阿谁被父母疼在掌心、不谙世事的少女了。
她被送到了四周的宣城,临时在那边落脚养伤。叛军随后追至此地,留部分兵力攻打宣城,围城长达月余之久。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为你做甚么?”
晋江文学城欢迎您
李穆祖父归乡以后, 制作坞堡, 收留无处可去的流民,组建部曲,对抗着胡兵和盗匪的袭扰。权势最大的时候,曾生长到部曲近万。
高洛神喃喃说道。
叛兵不久就攻占了建康。为避兵锋,高洛神的姐夫,当时的太康帝被迫出走台城(注:特指东晋至南朝期间百官办公和皇宫的地点地,位于都城建康城内,本文架空,借用)。惊愤加上恐忧,不久便抱病身亡。李穆闻讯,停息北伐大计,领军赶回。在安定了许氏兵变以后,接回了流亡在外的皇后高雍容和四岁的皇太子萧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