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秀点了点头,微浅笑了笑:“朝中也当筹办起来了。”她说罢,顿了顿,又道,“可惜了齐国那位废太子,如果他在,我们便无隙可乘了。”
卫秀看破了,也没说破,倒是提及旁的事来:“你即位以后,还未派人出使过齐宋吧,这阵子,不如遣小我去看看。”
三人闻此,一同称是。
“汉王幼年时, 郑王还说过, 他与先帝小时候生得颇像。”濮阳回想道。以郑王辈分,不至于阿谀一冲弱, 他说像,必是真像。
陛下召他们来,便是已有所意动了,要紧的是如何行事为好。户部之言,虽有些谨小慎微,但也合情公道。丞相与将军既是奋发,也存了谨慎之意,出宫好生揣摩去了。
此事要查,自是先从婕妤宫中查起。当年的宫人,或是出宫,或是老去,又或散在不知哪处殿宇,查起来,颇需费些工夫。
卫秀点头道:“汉王是萧氏血脉, 该当是不假的。”
“该收了。”卫秀道。
濮阳猝不及防,呆了半晌,脸颊垂垂就红了,口上还强自平静:“我自是知阿秀情意的。”眼中的笑意倒是掩都掩不住,望向卫秀的眼神中,尽是欢乐。
隔日,濮阳便召了丞相、骠骑将军与户部尚书三位重臣来密商使齐之事。
丞相与骠骑将军皆颇奋发,显出跃跃欲试来,户部尚书倒是游移不定:“国库财帛,怕是不敷。”
卫秀又低头看了看濮阳,唇角漾起一抹笑来,闭上眼,也堕入眠梦当中。
未几时,濮阳便靠在她的怀中睡着了。
濮阳俄然想起少年时,有一回,汉王被滕王带着两名世家子堵在角落里,滕王霸道,又有火伴壮胆,推了汉王一下。汉王被推倒在地,红着眼睛,挂着两包泪,又是不幸,又是委曲,她不知抵挡,却也不告饶,只是忍耐。
亲信一退下,濮阳便在殿中四周寻卫秀,将几处卫秀常待的处所都寻遍了,也不见她的身影,濮阳愈发感觉烦躁,唤了宫人来一问,方知卫秀去了宣德。
濮阳喜道:“先遣使访齐,再派人去游说宋帝,齐国几位皇子,各怀心机,各据权势,我派人点一把火,齐帝驾崩之日,便是齐海内哄起之时。”
将公主假装皇子来养,必是有甚么启事的,不知婕妤是如何教诲,将汉王的胆量越教越小。莫非是因汉王所受谛视过分,怕护不住她,故而成心将她教得拙一些?
濮阳一笑:“如此,我想想派何人去为好。”
骠骑将军一拧眉:“年年赋税入库,却不见甚么用度,怎地又不敷了?”
“二十年内,大魏难以渡江。”卫秀也道。
齐宋两国,再是虚,也有根底在,三五年是定不了的。
亲信自是明白,从本今后,这世上毫不会传出任何与汉王身份相干的言语。
京外有几处别宫,远的距京数百里,近的也就一两日路途,非论远近,她们想去,都非常便宜。
濮阳看了看天气,已是能用晚膳的时候,她略一思考,便令宫人先将晚膳热着,本身去往宣德殿接卫秀返来。
这一去,少说也得半年,总得派个稳妥又多智的大臣,也好他在齐境内见机行事。豫章王已做了太子,可惜手腕不敷,压不住兄弟诸王。齐帝病危,太子即位,齐国想必另有一场好戏要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