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烤得暖洋洋的,卫秀见濮阳已想明白了,便温缓笑问:“殿下可知,诸多皇子皇孙,秀为何奉殿下为主?”
濮阳一怔,随即了然。她熟知后事,晓得终究诸王中无一人脱颖,便未将他们放在心上,觉得陛下要的不过是朝堂均衡。可她忘了,在决定立萧德文之前,陛下也对诸王殷殷期盼。因荆王贤于代王,故而他眼下虽弱,但陛下为观其本领,愿花操心力,将他汲引发来。
事关二人赌局,濮阳又事前脱手干预,觉得胜券在握,可终究情势走向,还是需向先生就教,濮阳不免心虚,但她也不是扭捏之人,略一思考,便将她在宫中所见详细描画了一遍:“李妃乃荆王生母,前朝后宫一体,陛下厚赐李妃,便是加青睐于荆王。可朝中情势,清楚是代王略胜一筹,陛下何故……”
之前支撑晋王与赵王相争便是如此,可惜,晋王令陛下绝望了,手腕暴虐,好用小聪明不说,竟向手足动手,陛下不得不将其出局,转而察看其他皇子。
濮阳见她听话,而非阳奉阴违,多少放心了些。
她说的不错,天子确切有南征之心,他私底下常取舆图,一看便是好久,可那也只是暗里,他从未在朝堂提起此事,就连有武将奏请南下,天子也多数含混畴昔,毫无出兵之意。濮阳不得不赞叹卫秀之灵敏。
濮阳岂不知此理,她见卫秀眼中带笑,毫无不测之色,不由更是猎奇:“先生可知为何?”
她表示身后一众仆婢在院外等待,便举步走了出来。
卫秀心底一叹,伸手置于火盆上方取暖,口中道:“我知殿下脱手干预,是因代王一贯风格并不锋利。此番俄然到处针对荆王,定然是有人提示。殿下近侍君侧,动静通达,你若出声,他必不敢等闲待之。且你我有约在先,殿下先行摸索,也是道理当中。”
西风起,老鸦啼,万般萧瑟的秋景中,卫秀便如独一的一道亮色。她身形清癯,孤身独坐,埋首于书卷,闻得门边有声响,便略微侧头,剔透敞亮的双眸安静地朝濮阳望来,不急不躁,不骄不馁,向来便是如此平心静气。
见濮阳听出来了,卫秀持续道:“现在天下,看似承平,可一朝战起,便是燎原之势。陛下雄才伟略,海内政治腐败,又岂能不将目光对准南边?大魏兵良将广,粮草充沛,而宋齐国君或安闲吃苦,或残暴不仁,日渐式微,恰是大魏出兵的好机会,可陛下却似毫无此心,殿下可知为何?”
濮阳回到府中,便直往卫秀地点院子。
濮阳冷静揣摩她话中之意。卫秀叹了口气,眼中微不成察地透暴露一抹讽刺:“这世上最不成逆转之势,刚好,便是陛下的情意。”
悄悄怀着一丝丝期盼,濮阳神采端庄:“先生青睐相加,想是我有过人之处。”
濮阳只感觉方才在车骑府的那股无明业火又一次掀起,可比这股火气更令她柔肠百结的,是心疼。
待阿蓉一出去,卫秀随口问道:“这几日总不见殿下,殿下但是在忙?”
向来立贤不立长,便少不得横生波澜,现在诸王情势,更是庞大,陛下又未有定夺,将来朝中这趟水,怕是将越搅越浑。而她,恰好从中得利。
她言辞诚心,让濮阳本来只略微的惭愧,瞬时添做了七分。先生是她请进京的,她不忘要为她解忧,而她倒是思疑她别有用心。濮阳讷然,但她毕竟能够便宜,也知生疑如许的事是不能让卫秀晓得的,一旦她晓得,这不免便要成为二人之间的一根刺。君臣间若生嫌隙,又如何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