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无事,这便是最好的了。
卫秀略一蹙眉,她直觉不好,却又想不出究竟那里出了岔子,仿佛有甚么脱于节制之事呈现。
此时的藩王,手中都有兵,在各自封地虎踞龙盘,朝廷有雄师,对于一个是不难,但若这些宗藩一起起兵呢?谁能制得住?世家强大已是皇族亲信之患,新帝即位,该安抚宗藩,使其冲突指向世家,而不是萧家内部争斗。
天子却只挥手:“你退下。”
而那留在晋王府中的主子已不知何时在世人的眼底消逝,回到了邙山。
如此才动听。
“殿下?”卫秀唤道。
卫秀沉吟半晌,俄然问道:“你感觉,濮阳公主如何?”
她看向卫秀,面前的人,比当时秀雅很多,也青涩很多。
君子有六艺,乐律也在此中。世家子特别正视,不但要允文允武,乐律射数也是自小培养,濮阳就晓得几个在乐律上成就很高的世家子。此中,又以刘氏子阿恒最为夺目,刘恒鸣琴,曾引来胡蝶,在他周身起舞。当时很多人亲眼所见,被传为嘉话。
想到此处,濮阳又觉不对,倘若卫秀目标当真是要引发战乱,她之死,恰好可戳中诸王敏感的神经,恰好能兔死狐悲,恰好对天子不满,操纵恰当,恰好让他们反了,卫秀为何又要来救她?
卫秀垂眸,她淡淡的勾了下唇角,浅浅的一个笑,还未展开便都收敛。她像是泄尽了浑身的力量,怠倦地靠在轮椅的椅背上,看着那不能行走的双腿,抬起手覆在膝上,却似重逾千钧。
诸王出镇一事,一向是她心上的梗,依卫秀此前所展露的见地,不管如何都不该犯这等显而易见的错。
终究,她有力地摆手,低声叹道,“就是她了。”
是来接公主的禁军。
主子当即上山,将此事禀报卫秀,又将本身在晋王府所见,一一细说。
濮阳思惟活泼,她当即想到,卫秀真正帮手之人并非萧德文!
她俄然有这一问,再看现在朝堂,世家虽强,却被天子压抑着,宗藩虽有权势,但还称不上强势,天子更是年近五旬,与她所描画全然分歧。卫秀略有不解,但她还是想了一想道:“宗藩强势,不免有不臣之心,若使往封地,不免有顾不上的处所,不如在朝,还可借宗藩,压抑世家,使少主得以有喘气之隙,逐步收拢君权。”
卫秀目光沉晦,有一抹忧愁一闪而过。
这不是甚么难明之题,为君者,若无人蒙蔽,多数会如此,以后,若少主有才气,便做得深切一些,将大权尽数收拢,若少主平淡,也能极力维系局面,混一个安稳。
濮阳顿觉不肯定起来。
卫秀说罢,望向濮阳,却见濮阳正入迷地看着她,她的眼中有粉饰不住的震惊。
他惶然不安,已想好了如何应对天子查问,只等天子来诘责,谁料,天子喜过以后,色彩冷然,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问的却不是这主子,而是奉养在旁的侍女。侍女赧然一笑,道:“婢子看不出甚么,”她想了一想,又当真道,“只是,公主对郎君,仿佛过于热情了。”
那是她上一世见的最后一幕。
草长莺飞的春季,燕衔暖泥,融融春光,光阴大好,而朝局却一日日危急,祸端不竭埋下,濮阳担忧,总有一日,无可控之力。
濮阳见是她,心就冷了下来。卫秀也闻声了脚步声,箫声骤歇,她转头,看到她,没有涓滴不测之色,只安闲点头:“见过大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