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飞上任后闻知此事,自是不能容忍,一纸弹章急递进京。可朱国弼没有旨意就敢私行离镇,又岂能惊骇路振飞的一纸弹章。京师那边因为河南官军大败,早已民气惶惑,朝廷诸公自顾不暇又那里顾得了淮扬这边,这事便不了了之,但路、朱二人的梁子却算结下。
“老夫这一走,怕就是生灵涂炭了。”
随路振飞一起逃出城的另有督漕道郑标,惊骇贼兵会追撵上来,忙劝道:“部院速走,此地伤害,不成久留!”
陆四动了,他毫不能让淮军担上屠了淮安城的罪名,在他的亲身批示下,秦五的秦字营和夏雄师的林字营向联城推动,通过插旗的体例将联城中的叛军往老城摈除。
每根竹篙上面都用长绳吊着七八颗人头。
淮安城内,跟着淮军的入城及叛军首级李士元的被杀,淮安新城的动乱渐渐获得停歇。
“引狼入室,引狼入室,老夫悔不该当初叫金声桓来啊!”事已至此,这位路部院除了悔怨还能如何。
也因了此事,迫使路振飞不得不挖左良玉的墙角,又急信济宁的刘泽清南下,除要加固河防不使闯军南下外,便是要压抑那位胆小包天的抚宁侯爷。
经历了初期的大惶恐后,跟着“淮军不杀本地人,不抢本地人”的宣嚷,以及内里的喊杀声越来越弱,街道上流窜的贼人越来越少,新城的住民们垂垂的开端接管了一个究竟――淮安被一支叫淮军的步队节制了。
“淮军,平乱!”
没有了领袖批示的叛军自是没法和有中坚力量批示的淮军为敌,只得在他们的强势进逼下往老城流窜,这使得老城的动乱越演越烈。
泗州金声桓处倒是想都不想。
老城内有部分从城墙退下却将来得及出城的闽军残兵和守城漕兵仍在抵当,闽军或许是出于无法自保而抵当,漕兵和守城青壮们的抵挡则更多的是为了保卫故乡。
一些淮安城中的贩子恶棍见城中大乱,又见冲进城中的贼人多是百姓装束,竟无益欲熏心之辈也出来冒充贼人趁火打劫。
陆四带旗牌队赶到了联城,他原是要等天亮再清算联城和老城的残局,但夏雄师的一句话让他窜改了主张。
路振飞点头,他宁死也不往朱国弼处,他上任后的第一份奏疏就是弹劾朱国弼的。
都说远水难救近火,仅目前局面来看,去桃源是路振飞一行的最好挑选。
“下官请部院莫再悲伤,当务之急是速寻救兵弹压贼兵!”郑标急道。
“朱国弼?”
缠在陆四右手上的布条已经解了,跟着他的一声令下,上千大家右臂缠红布的淮军从联城与老城的城门中涌入。
郑标不加思考道:“抚宁侯处有兵三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