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首相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的书架

“漕运总督不是换人了吗?还议甚么?议也议不出以是然,白搭工夫!”高拱不觉得然地说。

张四维读道:“海防至重,本地卫所疲顽岁久,今行海运,兼饬海防,是不但有俾于漕政,兼有俾于军事。”

“通海运,黄河仍然要治,漕河仍然要疏,岂不是又多了一笔开消吗?”刘体乾疑虑重重地说。

“隆庆三年、四年、五年,持续三年,黄河决口,漕河不通,遂有海运之议。”高拱解释道,“现在运河挑浚之费,闸座捞浅之工,其费每岁岂直巨万哉?固然海上风涛不虞,商民可通,漕船便可通。梁梦龙、王宗沐皆云风险可避。海运一行,则不唯诸费尽可省,漕运可通,亦使将士因之习于海战,海防可固。”

张居正勉强一笑:“呵呵,照梁、王二公所言,河运委实无需求了。”

高拱道:“管理黄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要不与漕运绑在一起,自可安闲去做。”

公素衔弘略,久屈而伸,督漕重担,特为圣主登用。盖艰大之事,

“快看,梁梦龙写来的。”张四维、魏学曾刚进直房,高拱就笑容满面地把一封书牍递给张四维。

人回,冗不能宣,统惟心亮。

张四维瞥见高拱在函套上写下王宗沐三字,劝止道:“玄翁,王宗沐运督之任,尚未奏报,万一皇上……”

“刚疏浚,又淤塞,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委实可惜!”高拱可惜地说,“潘季驯已然撤职了,逮治他?”随即一扬手说,“不是他的任务嘛!总在老套路里打转转,走不出来的!潘季驯也就不再究查了,还是戴罪管事;漕运总督按例罢免,换人!”

“海禁一驰,他日更有可忧者。”张居正感喟道。

三人正说着,户部尚书刘体乾、工部尚书朱衡慌镇静张地赶来求见。“元翁,接凤阳急报:黄河决口,漂没漕船八百艘,下丕复淤,漕路间断!”刘体乾焦心又无法地说。

高拱听罢,很久无语,渐渐站起家,道:“看来,是老天爷非要国朝行海运不成咯!”他一扬手,“漕河先不必急于疏浚,行海运!”

“那么,玄翁的意义是,海运?”张居正摸索着问。

张居正抬开端,道:“玄翁,居正看大司农、大司空皆面露难色,心中无底。海运可通,但一定都押在海运上,无妨先拨出三分之一漕粮走海运。何况雇船、雇招海员,也非一朝一夕所能精密。不知玄翁意下如何?”

“梁梦龙的意义很明白了,”高拱拿着他的奏疏说,“海道,南从淮安到胶州,北从天津到海仓,他差人从淮安运米两千石,从胶州运麦一千五百石,海道无碍。从淮安到天津,约用二十天便可到达。每岁蒲月之前,风势和婉,便于扬帆。且漕船行驶远洋,有岛屿相连,遇风波随时可泊岸。若船坚毅,再择恰当气候出行,可保安然。故建言朝廷,而后以河运为主,以海运为后备,万一河运不通,海运可弥补之。海运不唯可补河运,且有助于海防。”

“玄翁,漕运之事,中外汹汹,还是上紧议处为好。”张居正坐不住了,这天一早,他来到高拱的朝房,提示道。

“子维、惟贯,来来来,到我直房来!”高拱站在吏部直房的门外,镇静地大声喊道。

世人见高拱如此说话,都不敢再言。

张四维自知劝也无益,退而求其次,建言道:“既然玄翁嘱梁梦龙正式奏请行海运,可在疏文中特地申明,应以河运为主,海运为后备,万一河运不通时,海运可弥补之。如此,可减少阻力。”

推荐阅读: 都市最强帝尊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火影之穿越万界     山水小农民     僵约之僵尸帝君     创造真实世界     红月之馆     重生之网游帝王     龙武九天     [综穿]打劫主角的一百种方式     梦醉江山     幻兽帝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