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灵济宫人多嘴杂,保不住密的!”林大春一笑,旋即神情诡秘地抬高声音道,“诚恳说,此事的内幕,我稍有耳闻。”
“大司寇试想,当年逐高者不止欧阳一敬、胡应嘉吧?记得大司寇也是上了白头疏的。新郑相公复起,大司寇或许有不安,但何至于破胆而亡?”林大春解释道,“欧阳一敬闻听新郑再相,就一病不起,以疾求去,半路即亡;胡应嘉守制在籍,闻讯破胆暴卒。他们如此惊骇,倶为此事。”
“欧阳一敬和胡应嘉?”高拱暴露骇怪的神采,“他们竟如此暴虐?”
“喔呀?!那请少司农快说说,到底是如何回事?”刘自强欣喜地说。若能一举查明本相,在高拱那边,岂不立下大功?起码也让他看出本身的才调,是以一听林大春晓得内幕,刘自强镇静非常。
刘自强虽不全信,却也找不出马脚。在灵济宫查访两日,并未访得任何蛛丝马迹,待大计甫毕,得知高拱已回到内阁朝房,便迫不及待地参谒禀报。
“下吏不知是何故搁置。”司务道,“黄大司寇肇端确曾说过要彻查的,可厥后他又打退堂鼓了。或许,背后…”
高拱不回应,而是以定夺的语气说:“此事,不必再查了。查来查去,徒增骚动,时下要做的事太多,还是以大局为重。”
刑部尚书刘自强从射所回到刑部直房,即唤司务来见,问:“嘉靖四十五年产生过谋刺高阁老的案件,刑部何故不清查?”
“若真是此二人,那背后必是徐阶指授!”刘自强道,“怪不得玄翁甫下野,欧阳一敬升了京堂,刚被贬职的胡应嘉竟连升七级,冒窜湖广参议之位。”
刘自强埋头阅看文牍,很久才道:“搁置的启事临时非论,这王学谟禀帖里说,当时曾有人脱手相救,高阁老方保住性命。这脱手相救者何人?他是预先晓得有人谋刺,还是赶巧赶上的?这小我是谁?何故不找到他?”
“拯救义士,我已见过了。”高拱神情黯然地说。
“不瞒大司寇,此事我纠结久矣!”林大春以痛苦的调子道,“说出来,似有卖友求荣之嫌;不说,又感觉对不起新郑相公,内心难受啊!”说着,用力拍了拍胸口。
刘自强沉吟很久,道:“明日,你陪本部堂去一趟灵济宫,先检察一下现场,再作计算。”
“这么大的案子,说搁置就搁置了?”刘自强活力地说。
“喔?义士安在?”刘自强忙问。
“这……这死无对证啊!”刘自强绝望地说。
“黄大司寇曾著郎中王学谟专责此案,”司务禀报,“可不久王郎中就外放山西做兵备道,此事也就搁置了。”
司务苦笑道:“大司寇,当时高阁老已被赶出都城,徐阁老当国在朝,都知高阁老是获咎徐阁老才被赶走的,谁还敢为他的事出头?也曾闻黄大司寇说,此案为北虏特工所为,物证俱在,似可服众,且时过境迁,就不必再折腾了。”
“不成乱讲!”高拱责备道,“不要说此案并未坐实,即便真是徐老指授,也很难查证了。再退一万步说,即便查实乃徐老指授,也不成能拿问徐老!除非有谋反罪证,不然,俄然拿问致仕辅弼,必耸动朝野,陷皇上于寡恩薄情之地!大司寇身为法司之首,焉能出此言?!”
刘自强一咬牙,道:“请元翁定夺,奏请皇上,著锦衣卫把徐阶拿京勘问,必可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