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淡淡道:“晓得了。你执掌后宫,这类事情今后不消来问我,瑾贵妃喜好甚么,要甚么,你照着去办便是。”
可谁知出了开封城,一群蓬头丐面的乞丐像小尾巴似的跟在逃解的步队前面,还时不时有农户给步队送生果等物,一问才知朱橚的药铺长年免费给无钱医治乞丐和农户看病,抓药分文不取,碰到荒年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开粥铺布施百姓。
曹国公李景隆的军队包抄了王府,周王朱橚被人送药铺里抓返来,五花大绑跪在大堂里。
这几个皆是百岁白叟,仿佛一碰就要倒,李景隆怕引发公愤,不敢冒昧,心想等过了开封城,到了路上,这些人就鞭长莫及了。
瑾贵妃就是常瑾了,她的实在身份见不得光,以是埋没了姓氏,以名为姓,称为瑾贵妃。
李景隆起了顾忌之心,一起上不敢太折腾朱橚了。
马皇后说道:“皇上圣明,如此一箭双雕,既有合法来由削了周王,也能获得冯家的拥戴,之前宋国公冯胜是大明建国大将,冯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皇上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获得军队的拥戴。”
朱允炆说道:“太后年龄已高,不易过分劳累,你执掌后宫,今后这些事情朕会和你筹议。”
马三保安抚道:“等事成以后,燕王会亲身向周王解释,王妃和周王殿下会破镜重圆的。”
马皇后看完了奏折,深思半晌,说道:“这奏折确切来的太巧了,皇上正筹算对周王脱手,周王妃就立即将证据送到手上,她是周王的结嫡老婆,伉俪两人不算密切,不过仿佛也没红过脸。”
军国大事灰尘落定,见朱允炆表情好,马皇后乘机说道:“皇上,瑾贵妃的寝宫已经安排好了,统统都对比着臣妾的规格来的。”
开封城外的一处山丘,周王妃冯氏远远的看着垂垂远去的押送步队,中间一人问道:“王妃心疼了吗?”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悠悠杵着拐走到囚车中间,将一个插着空心麦秆的葫芦放出来,白叟说道:“殿下,里头是解暑的绿豆汤,渴了就含着麦秆喝几口。你是个好人,没日没夜的在药铺里写医书,看病人,如何能够去谋反呢,放心吧,我们开封百姓已经联名上书,给殿下解释讨情。”
百姓默不出声,只是泼着盆里的净水。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就要对权势强大的皇叔先动手了。黄子澄等人感觉燕王毕竟还没有谋反的迹象和证据,齐泰出师知名,恐怕不得民气,建议先找几个名声不好的藩王动手,起震慑之意。
朱橚连遭叛变,顿时气得呕血,“幸亏四哥四嫂还劝我和你重归于好,劝我了解你,谅解你,频频说你是一个好女人,当年母后没有选错人。现在看来,母后,另有四哥四艘都看错了你!”
朱橚虽年过四十,正值丁壮了,却从未吃过苦头,现在落地的龙子不如狗,他强忍着饥渴和麻痒等不适,尽力挺直了脊背,保持着最后的庄严。
竟然另有这等事!马皇后有些惊奇的看着丈夫。
坤宁宫里,朱允炆将冯氏的奏折给了年青的马皇后,“你和冯氏有过一些来往,奏折有几分可托?”
李景隆嘲笑道:“如何?保持嫡老婆都出面指证你谋反,你还敢回嘴?来人,将罪人朱橚押送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