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第一就是方才他提到的,打消贱籍,将惰民、乐户、疍户、丐户等开豁为民,编入正户,今后能够处置其他行业,且子孙后代能够科举入仕。
胤祚道:“儿子听四哥说,我们大清在士、农、工、商以外,还存在贱籍。浙江有惰民、陕西有乐户、广东有疍户、江苏有丐户另有安徽的伴当、世仆……这些人,都是前朝的时候,先人犯了事儿,才累及子孙万代。要儿子说,他们先祖犯事儿,还是前朝犯的事儿,和我们有甚么干系?赦了他们,编入正籍,既能收拢民气,又能增加劳动力,不然这么多人只能以乞讨、卖身、唱戏为生,对民生半点帮忙都没有,白搭米粮。”
康熙撇了他一眼,道:“你让他们掏银子,还用的着出新招啊?就阿谁瓷砖、水泥、暖气管,就把他们一年的薪水掏空了。”
胤祚不等他说完,连声道:“儿子不去!儿子好忙的!”
总理朝务甚么的,胤禛熟啊,他做过天子的!
康熙点头发笑,点点他的头,道:“这大清有几个比你有钱的呢?到朕这儿哭穷来了!”
“嗯,”胤祚答道:“儿子不是要在本地那边修一些纺织厂,另有各地的水泥厂、玻璃厂吗?这可要大量的人手。但是人从哪儿来?若让百姓不种地了,都跑来做工,那岂不是本末倒置?总不能希冀多来几个流民吧?就算有流民,也最好是能回籍安设……毕竟我们大清产的粮食,真说不上余裕。我跟四哥说了,四哥就奉告我这个,皇阿玛,您说,这些不是现成的人手吗?”
******
旺财忙陪笑道:“爷您可别冤枉主子!甭管爷是做皇子、百姓、郡王还是太子的时候,主子跟着爷,向来都是吃饱穿暖,一没吃过苦,二没受过欺负,这些的好差事到哪儿找去?别说您去当和尚,你就算去当尼姑,主子也跟着!”
如果事情能够重来一次,他不晓得还会不会这么选——胤祚虽上位没有多久,但是国库日渐丰盈;老迈、老5、老7、老八乃至老九老十都获得了重用,特别是老八,在东洋大逞威风,现在连港口都在建了;国营部那边,收留了很多落空了地盘的流民,让这些原该或者卖身为奴,或者变成乞丐的人有了支出,有了活路;另有胤礽虐杀家奴竟被严惩,今后那些将性命不当回事儿的八旗后辈也该晓得怕了……
康熙拿他无语,叹了口气,又道:“等开了年,朕要去巡永定河,你……”
康熙点头,这事儿简朴,道:“转头写个章程上来。”
“四哥啊?”
胤祚懒得理他了,和旺财胡扯,弄得他的书到现在还没翻到处所,倒是旺财干活谈天两不迟误,一条辫子都快梳好了。
“玻璃厂那边已经攒了很多东西,玻璃镜子老九已经在卖了,还存了好些浅显玻璃,”胤祚道:“等过了年,先不急着装修屋子,儿子在郊野修几个蔬菜大棚,来岁夏季,皇阿玛想吃啥都有了……”
康熙道:“老四说的?”
又道:“皇阿玛,儿子封了太子,也算一件丧事儿,要不也来个大赦天下甚么的?”
胤祚惊诧:“我写啊?”
明显夏季添了厚衣服,个头也蹿了一末节,但是感受分量却比先前还要轻了,胤禛沉默,想起他说的不高兴三个字,内心又开端难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