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南归后,送给赵构的第一件“见面礼”就是,要想天下无事,就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此中的“南人归南”,实只是一句废话,因为,肯不肯让南人南归,其决定权全操在女真贵族手中,是由不得南宋王朝如何如何的;而“北人归北”,则是女真人在1129年入侵扬州时就曾号令过的,这一次又借秦桧之口把它提出。
4、人物评价
8、宋体字
这可见,进入“挟虏势以要君”这一阶段后的秦桧,已经是老虎屁股碰不得了,他的权势已经能够说是一手遮天,无孔不入了。对如许一小我而若还称之为“戋戋一桧”,还以为他“亦何能”,那若不是真的昧于当时的汗青情势,就只是被以为是成心为秦桧的各种罪罪过动停止摆脱了。
2)对峙大义
国籍:中国出世年代:1090年
2、秦桧先人
秦桧投降卖国的政策,一时难以实现,只得忍耐着临时的波折,静观宋金政治风云的变幻,乘机东山复兴。绍兴五年(1135年)粘罕死,挞懒失势。绍兴八年(1138年),赵构又起用秦桧为相。吏部大臣晏敦复忧愁地说,秦桧是“奸人相”。但因挞懒是秦桧的老主子,这个老主子是主张用诱降媾和的战略来促使赵构中计的。秦桧、赵构和挞懒表里勾搭,不愁南宋不亡。
800多年来,秦桧其人在汗青上一向是人们加以深谴的工具。被“誉为”奸臣(庆父、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之一。实在,在他的背后该受怒斥的另有一名宋高宗。明朝文征明有《满江红》写道:
高宗专意乞和,则是绍兴八年秦桧再相今后的事。正像朱熹所曾指出的那样:“秦桧之罪以是上通于天,万死而不敷以赎买,正以其始则唱邪谋以误国,中则挟虏势以要君,……而末流之弊,遗君后亲,至于如此之极也。”(《戊午谠议序》)
当时有个叫胡铨的官员反对“媾和”,并上奏章乞斩秦桧之头,就恰是在秦桧挟金人之势以要君的阶段所奏进的。他当即遭到秦桧的打击,由秦桧亲身制定,把他贬往“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编管”。他因“妾孕临月”,想稍迟数日启程,成果被临安府“遣人械送贬所”。几天今后,秦桧还感觉对胡铨的处罚太轻,一定能使反对“媾和”的人今后钳口不言,遂又勒迫赵构特地下了一道诏令,说胡铨的上疏是“肆为凶悖”,“导倡凌犯之风”,戒谕中外,不准效尤。(均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