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军和沧州军的四营马队全数抽调出来,分为摆布两军,在魏州军两个侧翼保护,两边各千骑。
三波大箭以后,卢龙军弓箭手力竭,因而放下巨弓,歇息少量后换常用步弓。此时建武军已然突入步弓射程,因而又发三矢,便敏捷向后撤离五十步重新整队,等候再次开弓的机遇。
与中原诸军分歧,一万多人的卢龙军便具稀有千匹战马,这些战马现在并不能构成快速上风,反而成了卢龙军的拖累。除了战马以外,卢龙戎服备可谓豪华,唐版“仿英格兰长弓”、铁甲枪兵的铁甲、刀盾手的重甲、陌刀都的陌刀和甲胄配置、后勤营的诸多设备、工程营的大量东西,以及远超外军的粮草,都给卢龙军的行军形成了庞大的费事。
麋集的箭矢倾泻向仇敌,就仿佛不要钱一样。李嗣业粗粗一算,光是刚才短短的几波射击,便放出去六千支羽箭!因为视野很好,他乃至看到军阵边的一队弓手以箭雨覆盖从侧面攻过来的十多名建军人卒,前后利用了百多支羽箭,将这十多名流卒射的如同刺猬普通。
后续的建武军扩大向魏州军两翼,却被两翼的魏州军刀盾兵挡住,将铁甲军阵遮护得严严实实。
李诚中将棣州行营、后勤营、工程营留在城外,建西营,以沧州军保护博昌西门,率同保镳都和魏州军入城。
棣州行营张兴重、姜苗以下数十名军官团团围靠在李诚中身边,不时指指导点,阐发着面前的战况。他们身处之处是工程营临时垒成的一座高约丈余的土堆,能够俯览疆场无遗。军官们一边阐发战况,一边在纸上记录,全部土山上闪现着繁忙而有序。
土堆上升起一面令旗,鼓声垂垂加快,继而如疾风暴雨。两个侧翼的卢龙军马队如长龙般加快,然后向崩溃的建武军拦腰兜了上去。
博昌城内早已一片萧索,为了守城,王师悦和王师克将房舍、围墙上的砖瓦石块拆了下来,民户和官衙破败不堪。城中守军无缺无损的不到千人,大部兼顾上待伤,近千具尸身被仓促埋葬在城墙根下,散逸着没法粉饰的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