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儒士环顾周遭,脚下哪另有轻舟,他明显脚结壮地立于青草大地之上。
鱼白娘走出数步,看着等候的马车,问道:“陈六幺真的可活吗?”
又起一剑。
自上游而来的货船,船工呼喊着方言。
傲立舟头的中年儒士收起折扇,顺手提起放在舟上的剑。
中年儒士立于舟头。
他悠然递出一剑。
鱼白娘和顺且果断道:“君子另有令媛之诺,我虽为女儿身,说出口的承诺就如滚滚江河奔腾入海,必然作数的。”
儒家剑客,江湖上也有叫法,唤为君子剑。
皆为儒家练气士的众妙之门。
合上册本,赵汝愚一步步妥当下山。
“世上很多事,坏就坏在稳妥二字上!!”
有道是高山仰止,山,于儒家练气士来讲,不止是看的见的风景,还是修行的底子之一。
儒家也有修剑的大道,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六艺中的“御”,除了御车以外,又演变出了御剑。
火线不远,高山缓缓凝实。
这叫先礼后兵。
自原地无影无踪。
竟然愈行愈远,连赵汝愚的身影也快看不见。
“……”陆修感喟,“活下来的机遇确切存在。”
中年儒士发自心底的感慨:“本来赵先生的成道法门,乃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瞥见的统统,收拢气度,将来悟道时拿出来洗洁净,有望成绩儒圣的大境地。”
只剩赵汝愚和他两人周遭十里的范围。
万民百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中年儒士回道:“不看十年后,只论目前,鄙人不准尔等妖孽祸乱百姓!”
“哈哈……”儒士半点不在乎败北,畅意大笑,“不错,不错,陆修此人一点就通,何妨我再送他一点机遇?!”
赵汝愚立在山颠,问道:“还打下去吗?”
剑气纵横,大山劈成石块,压根没法抵挡。
陆修的感到比之秦振更深,他本身就是儒家练气士,一朝旁观儒家大神通者间的交兵,以往不明之处,如雪入红炉,豁然觉悟。
他纵使有千均力,如此耗损下,定有力困筋乏的那一刻。
既然已经问礼,那么便剩下斧钺加身。
茫茫六合,放眼望去,皆是崇山峻岭、滚滚江河。
而赵汝愚所侧重的,便是面前的高山、身侧的江河湖泊、春生秋枯的草木、余音袅袅的鸟语……
但是,大山无穷无尽,蛟龙形状的江河无可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