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说貌似潘安,但在一众贵胄后辈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俊彦。
他感觉韩妙仪很合眼缘,跟她待在一起的感受很舒畅,遂微微眯着眼睛吟道:
得了韩娘子这般夸耀,赵洵心中暗爽不已。
赵洵很快就出境了,韩妙仪很懂他,总能勾起他的情感,说是知音也不为过。
固然只差了一弦,但音色音域却有天差地别。
但也恰是如此,她对这类东西的神驰已经到了痴狂的境地。
随即葱指悄悄拨动琴弦,弹唱了起来。
韩妙仪朱唇轻启,淡淡吐出一个“可”字。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另有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蕉萃。”
整首词吟来可谓一气呵成,方才还在奖饰的韩妙仪这下直接呆住了。
在风月场这些年,她也算是阅人无数。
还是韩妙仪轻声细语的问道:“赵公子,奴家这曲弹得可还合赵公子情意?”
即使有一些生了情素的,一夜畴昔大抵也忘到了九霄云外。
深闺当中,妙龄女子睡醒以后却懒得起床。
赵洵一向沉浸在曲子中,直到一曲结束仍然没有反应过来。
…
“赵公子这两首词乃是奴家平生听过的词中俊彦。”
“寒蝉凄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京都帐饮无绪,沉沦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话算是说到韩妙仪的心尖上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涯。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多情自古伤拜别,更何堪,萧瑟清秋节!今宵酒醒那边?杨柳岸,晨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她自幼发展在三江阁,所见到的皆是一些来寻欢作乐的酒客公子。
不得不说赵洵是一头顺毛驴,韩妙仪算是把赵洵拿捏的死死的。
大周的曲子词相较于诗作稍显减色了一些,不过也有不错的作品。
过了很久她起床扮装,缓缓的渐渐的,恐怕扮装草率了会影响了她的天生丽质,绝世容颜。
赵洵重视到这琵琶并不是后代常见的四弦琵琶,而是一具五弦琵琶。
赵洵举起酒杯抿了一口,随即笑声道:“不知可还合韩蜜斯的情意?”
贰心道这才哪儿跟哪儿,你喜好听词,我便让你听个够。
此时现在,此情此景,韩妙仪看向赵洵的眼神都变得含情脉脉,美满是一副才子对才子的状况。
本是他信口说出的一句话,却听的韩妙仪一怔,口中喃喃念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次闻。好诗,真的是好诗啊。素闻赵公子诗才了得,本日奴家算是见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