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九霄擒龙手真正立名江湖,为天下所知,是为白马寺致悟圣僧。
说着,马元义瞥了一眼唐笑风,笑道:“晓得你是练刀的,可老哥我刀法稀松平常,上不得台面,只要这套伎俩还拿得脱手,你小子该不会是瞧不上吧?”
马元义敛了笑容,谆谆教诲道。
“马大哥,这、这太贵重了吧……”
其游历江湖时,曾路遇邪魔九道之一的阴司弟子滥杀无辜,金刚瞋目,仰仗“九霄擒龙手”连挑阴司十一分舵,此中更稀有名宗师境强者,龙吟声声震云霄,生生杀得阴司这个正道巨擎退避三舍,成绩了擒龙圣僧的赫赫威名。
“擒蛟手”既为仿照“九霄擒龙手”所创,能得马元义奖饰,必有其独到之处。
“嘿,你这臭小子!”
所谓龙不与蛇居,与虎谋皮者,非虎难为也!
都说万丈高楼高山起,但根本打得再健壮坚毅,若不在上面添砖加瓦,毕竟也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马元义笑道:“埋汰我不是,你救了妞妞一命,又认了我这个大哥,我如何着也得表示一下吧!”
“嘿嘿,大哥曲解了,我这不是无功不受禄嘛!”
固然这套伎俩非常短长,但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唐笑风也不能平白接管马元义的美意。
但安然镖局内,倒是一片平和。
指者轻灵,无影无形,漂渺灵动;
晓得马元义是在开打趣,唐笑风嘿嘿嬉笑道。
相传当年有白马寺苦行和尚,行经某地,偶遇百年可贵一见之暴雨,大雨滂湃,经月不断,山洪江河众多,淹没屋舍故乡无数,民不聊生。
江湖《武经》有言:九霄擒龙手者,既有擒龙之名,便如天龙普通,可大亦可小,大者九霄擒天龙,威势无双;小者纤细拿百穴,见微知著,堪为擒特长法精美之冠矣。
“九霄擒龙手”亦被江湖人称之为佛门杀伐无双的镇宗绝学。
整套伎俩在马元义使来,轻重顺手,动静由心,龙吟蛟鸣声声,纤细之处见玄奥,明显已经悟得真意,看的唐笑风心驰神驰。
本是截然分歧气势的两种武学,糅合在一起,却恰好自成一派,既有爪法的阴狠暴虐,亦有指法的漂渺灵动,虚中藏实,静中藏动。
“这门擒蛟手,在江湖上算不得甚么一流顶级武学,但也不算差,对于现在的你而言正合适。江湖妙手固然讲究一个博之者不如专之者,武功在精而不在多,但也说一个艺多不压身,多增加一点应敌手腕,也不是甚么好事。”
“不过这门伎俩,兼爪指两法,擒扣拿点之威,比之普通爪法指法能力确切强上很多,我马元义能在这西流常山一道打下赫赫威势,靠的就是这套擒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