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冲等人在海棠楼欢声笑语时,县学的题卷已运到府学,府学传授、府通判、转运司判官等官员构成的评卷组严峻地运转着。
细心一问,才知是泸南那边的晏州蛮反叛。传闻蛮酋卜漏鼓励各族蛮夷起兵,在上元节那一日攻破了梅岭堡,知砦高公老之妻被掳走。高公老是谁没人体贴,可他老婆来头太大,是官家的侄女。
重点是论和策,策很简朴,就是针对详细题目谈处理体例,论是论义理,最见功底和所学背景。
公试日,因为许光凝和卢彦达都同意华阳县学如旁县例公试,并且还开先河地临时用府学公试的试卷,也与府学一同评卷。宝历寺就被成都府所差禁军封了寺,一百多县学门生集合在殿堂里测验。
宇文柏看不下去了,他虽不认同范小石所对峙的新学,但也不认同道学,干脆歪楼道:“就不知脾气之分,又是如何天人合一道的?”
升卦卦辞是“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由这一卦就知,这一论既是谈大政,也是谈时务,晏州蛮正在南面拆台,而作论的主题则是用人以及用人的人。
把《景数拾遗》塞给张浚,这家伙顿时两眼一亮,这场争辩就此告终。
“好胆!”
跟着公试邻近,县学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王彦中这个客座讲师也来了劲,从之前的三日一课变作两日一课,讲礼节,讲义理之易,活泼活泼,很得门生爱好。而顾丰则讲象数之易,讲测验备要,规定考题范围,门生们不得不凝神谛听,唯恐漏过一字。
王冲一声号召,集英社二三十号人哗啦啦整队解缆。
“会不会打到成都来啊!?”
“不用心备考,折腾这些杂学何为!?”
居养院扫雪这场“社会实际活动”,对华阳县学这帮读书人的震惊很大,不但集英社开端有了凝集力,连经义治事两斋的门生都已隐然视相互为一体。这一点不但在晨练和课余玩乐中有所表现,就连上课,两斋的诵书声也有些分歧了。
“大言妄言!”
张浚是来拜访顾丰的,当然,也何尝没有跟王冲聊聊的心机,只是此人高傲,毫不会道明此意。
王冲懒得跟张浚辩论,干脆忽悠一通,却不料这话仿佛戳中了张浚甚么心机,他也呆住了。
泸南一向是蛮夷乱地,自朝初开端就狼籍不休,不过乱子都限于本地。而这一次晏州卜漏之乱,范围惊人,掠走宗姬更是震惊天下,已非平常乱事。如果晏州蛮过了泸水,蜀中就再无关防,任其践踏,百年不闻兵戈的蜀人都是大家自危。
学习之余,集英社的神童英才们另不足力,以宇文柏和范小石为首,开端编撰《景数集解》。相较之下,王冲倒是把精力放在了备考上。整日就泡在时文集里,一篇篇练习策论。他已非神童,要入府学,总得下点工夫。
王冲揣摩作论的大旨,该是歌颂赵佶和在朝的“政和”,夸大在用人上的“和”。由上“深切分解”赵佶用人恰当,乃至继述之举对峙到现在,得了天下乱世。由下抒发至蜀中面前面对的蛮夷威胁,夸大在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下,只要用人恰当,晏州蛮这等跳梁小丑,必如土鸡瓦狗,在“政和”的巨大光辉下,分分钟灰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