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私事之上,你多谨慎些总没有错。至于公事,今后也自当直言于上,只要你言事之际并非特地有所针对,教员信赖,朝廷里多数人是能看明白的。再说了,教员这大学士估计还能做些光阴,你在杭州有甚么想办的,就持续去办吧。”朱珪天然清楚,阮元为官,谨慎是不成或缺的,可他平生尊儒重道,乾嘉易代之际也颇能直言于嘉庆,却怎能因师徒之故,竟弃本身终心机念于不顾?是以公事之上便只劝阮元放心。阮元自清楚恩师情意,便对朱珪再次拜谢,也去筹办出发北上了。
次日阮元一行再度北上,很快到了承德,得知嘉庆这时正在张三营行宫围猎,也便持续解缆,隔日便即到达行宫。嘉庆听闻阮元前来觐见,自是欢畅万分,当即安排了阮元入对。眼看阮元模样,比起四年前离京之时,多了几分沉着慎重,却也多了几分沧桑。回想阮元初出京时,本身也对阮元并无绝对信心,可四年下来,阮元抚浙却已颇具效果,心中天然也多了一丝对劲。
“既是如此,门生今后也定当谨慎行事才是。”阮元也对朱珪报答道。
“不过依我之意,你倒是也不必如此拘束。朝堂之上,庆中堂虽说多与你反面,总也是个光亮磊落之人,不会倾陷于你。董中堂呢,因故里在富阳之故,见你抚浙多年渐有效果,对你也有好感。戴大人夙来对蔡逆主剿,与你定见不异。以后……如果英和英侍郎能入军机处,他对你实在也非常推许,你只与他放心同事便好。但其别人就难说了,特别是那日集议之时,仓场侍郎托津,但是保持党之语都说了出来,这但是皇上最大的忌讳啊。伯元,教员多年不在京中,对这个托津侍郎实在不熟,只觉他果于进取,办事也不包涵面,如果他今后得以晋用,那你可要谨慎了。”
“回皇上,臣清楚端方,萧山牧地之事,臣也是将真相悉数奉告张侯,得张侯允准,才与张侯一并上疏的。”阮元忙奏对道,听嘉庆之语,仿佛是对他参与旗务不满,既然如此,阮元便也直言真相。
阮元自入仕至此也只要十五年,可出任巡抚便已长达四年,青年时为官顺利,自不以宦海勾心斗角之事为念,即便偶有艰巨之时,也能仰仗本身独到的应对之法,到处化险为夷。可听朱珪之言,这托津竟是软硬不吃,本身身在杭州,京中宦海也绝难兼顾,又想着孙星衍的叮咛,一时候却也没有妥当对策。只得对朱珪拜谢道:“恩师垂训,门生自当服膺,今后门生自当应机而变,至于其他……总之门生毫不主动获咎别人便是。”
“好了,蔡逆之事,过不在你,你一介文官,数年来努力海防,能有如此成绩,朕已经很对劲了。至于赔补亏空……阮元,你且对朕说实话,朕看历代先帝上谕,责令赔补亏空不过是三年之限,为何到了你这里,你夙来精于赋税计算,却说必须十年才气尽数赔补呢?”
“但是阮元,朕也不能只听你们几个一面之词啊?”嘉庆叹道:“这件事,朕本就不想专断,是以对军机大臣一一详询,厥后朕想着,即便朕仅同军机大臣一同商讨此事,你等外人听了,一样会觉得朕有专断之弊,是以朕最后尽集大学士九卿,一并商讨你这折漕之议,最结果不出所料,应者寥寥。你等联名督抚有四个,可当日力主此议不成行之人,少说有十余个啊。那你说,朕应当听谁的呢?还是说,你等那般联名上疏,本就是想在直省自壮阵容,以图京中卿贰由此心生惊惧,故而不得不平从你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