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督抚天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赓芸救灾之策

我的书架

“若如此,则当于各村尽数公示。”李赓芸道:“中丞所言不错,如果公示之事,仅行于府县,则村落百姓大多不知县中端方,仍然不知本身所应得赈粮之数。以是要公示,就该在受灾各村一并公示,当每村立牌子多少,上书施助事件,先将施助之法公之于上,以后,将本村应受赈百姓姓名尽数写上,每户受灾如何,人丁多少,应受赈粮之数,都要一一详列于上。若如此,则百姓一方面清楚了本身应受赈粮多少,另一方面,也清楚本村有无奸民冒充极贫之家,冒领赈粮。中丞方才也说了会遣人查访其间,那么如果赈粮发放不敷,百姓天然会奉告查访之人。如此彰明法度,据实放赈,则奸吏刁民,天然无所遁形了。”

“生甫兄所言,实在让我大开眼界啊。”阮元叹道:“方才生甫兄所言,我自当一一推行。却不知这发放赈粮以外,还需求重视何事呢?”

“生甫兄所言公示之法,确是良策。但依我想来,仅仅依托公示,却也不敷,百姓以内,如果另有发放不均之事,又或县吏从中作梗,对公示赈粮私加变动,这……生甫兄可另有处理之法?”阮元持续问道。

“官府除了放赈以外,亦需出钱。”李赓芸道:“放赈之事,所针对的是受灾严峻的哀鸿。但平常中产之人,或城居百姓,一样能够因为这场水患而丧失严峻。并且灾荒一到,粮价必定暴涨,别的不说,就说鄙人所见,眼下嘉兴已有很多贩子备下粮米,筹办高价在灾区出售了。中丞无妨想想,如果平常百姓这半年里,每日都需求用两倍的代价去买米度日,那说不定有些人家,本是中产之家,灾荒一过,却也成了穷户呢?”

“这赈粮发放,最难之处,在于上位者常常不知分发之数,只知发放了事,既然已经放粮,本身便是有功,至于百姓是否获得赈粮充饥,他们偶然便不管不问,即便问了,有这很多县吏从中作梗,他们常常也不清楚。同时,需求施赈的百姓,也常常不知本身应当分发到多少粮食,有光阴受一餐,便觉得是朝廷尽了赈灾之责,却不知赈灾之时,受灾最重之人,每日本该日受两餐。有此‘上不知,下不知’二事,县吏便极易从中剥削赈粮,对上,便言粮食已经分发,对下,则言每日放赈止有此数,乃至有些百姓,尚未得知官府放赈,便已经饿死了。别的百姓当中,亦有发放不均之事,偶然一些中产之民,明显家不足粮,尚能保存,却为了节流自家粮食,冒充穷户前来接管施助。可另一方面,有些穷户的口粮,却也是以被夺了,进而得不到赈粮。如此说来,这官、吏、民三处,却都要详加筹办才是。”

“中丞,若说清查府县官员,如此当以充足。但鄙人以为,赈灾之要,在于县吏,这县吏的清查,却要更费一番心机。鄙人多在府县办事,信赖一个事理,凡政事,需开诚布公,公之于百姓,百姓方知政事委曲,奸吏亦难以从中取利。是以此次赈灾,中丞务要公示各受灾府县,每处受赈几月、每人受赈升斗。依常例,凡受灾非常之民,需给赈四个月,八九分之人,给赈三个月,六七分,是两个月,其他百姓,亦当蠲免赋税,以纾缓民力。每一大口每月,受赈米一斗五升,小口半之。如此受赈虽不充盈,却也足以让百姓度过难关了。”李赓芸所谓大口,大抵指的是成年人,小口则是未成年人。阮元听着,天然也连连点头,忙号召过上面属吏,将李赓芸所言一一记下。

推荐阅读: 俏总裁的贴身兵王     大炼师     主宰漫威     明朝第一弄臣     强婚厚爱:霸道顾少惹不得     天刀之天涯     我家后门通万界     (快穿)给大佬点朱砂痣     是你给我下了药     LOL:让你上单背锅,你玩角色扮演?     黏住未来老公[重生]     强势宠爱:大叔染指小甜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