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情道:“少卿大人,下官找到冲破口了。这个案子……”
“少卿,圣恭侯府和相府来人了……”有人通报。
可这是都城大理寺,不是你崖州县衙门,怎能如此乡土?
刘桐好险没说一句:“你唱戏呢?!”
从萧成前期开端,朝野高高攀有了这类民风,一些豪门后辈,为了本身此后的宦途,带‘拜师礼’投入权贵门下,当权贵的门生,或者干脆弃了姓,做权贵的好后代。
刘桐捂脸。
“于长生,本官问你!”沈情大声道,“三月初五晚,你与小林村李甲,从戌时起到寅时结束,一向在一起,从没有分开过吗?!”
“……”刘桐,“这已是很多了。当时统统人都说他不在现场,我也没特地再去问谁,只录了证词。”
刘桐神采有些难堪,这会儿也没方才那般靠近,像是与她冷淡了。
刘桐舒展着眉,道:“会不会是村里的熟人作案?我让人问问死者平时,有没有获咎过谁。”
“我在州牧府长大。”沈情答。
司直也分职责,巡查处所算是外事,虽也是六品司直的本职,但因外事多驰驱,因此是个着力不奉迎的活儿,不轻易出政绩,更是影响年关的官员考核。
“下官在!”沈情快步走去,低头,“少卿大人。”
“还要恭喜沈头名。”为首的锦衣人托着一块玉石镇纸,走上前来,“听闻你中了头名,进了大理寺,沈相和圣恭侯颇感欣喜,这是沈相和圣恭侯送你的贺礼,沈相还说,师生二人都能为圣上做事,是家门荣光。”
主薄按照孩子们的话,将衣服和鞋大抵画了出来,豆青色的夹棉春衫,玄色锦缎鞋,鞋面上绣着福字。
河清海晏。
沈情好整以暇坐在桌案后,竟有了几分严肃感,她挽起衣袖,双腿分开,大马金刀地坐直了身子,沉声道:“听好了,本官问话,你们要照实答复。本官是律法科头名,大理寺司直,奉少卿之命查办此案,若谁有不实之言,误了此案,打入大牢,一并处罪!”
“嗯。”沈情说。
“巡院的话,他们是分开巡,还是一起巡?”
沈情只得先撇下这貌美如花的老板娘,奔至前厅,前厅站着几个锦衣人,见她出去,问道:“你就是沈情?”
一旁的程启,目光闪动。
沈情啊沈情,你可真是……胆小。
刘桐:“这底子不是你这么办事的!”
沈情啪的又拍了下镇纸:“本官问你!事发当晚,李甲是否与你一起!”
薛芳伸出纤纤玉指,放在朱唇处,悄悄嘘了一声,主子们立即低眉垂手,静了下来。
“就在薛家前院。如何?”
而就在此时,程启叫道:“沈知恩!”
返来路上见沈情跟大理寺的人交代了几句,不想,是派他们去薛府翻李甲的衣箱了。
沈情有些懵,但她敏捷找回明智,筹办接着套话,不料闻声门口一声低喝:“官府重地,这都是在做甚么!”
“算是吧。”沈情说,“但我从没见过沈相。”
见到老板娘来,正厅内的薛家主子们都松了口气,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一个身材魁伟的方脸男人上前,伏地三呼:“见过彼苍官老爷!”
此言一出,刘桐神采变了。他不似程启,一个籍贯加一个名字,就能想到当年崖州水得了幸被救的孩子身上。他想的是,本来沈情竟然是攀附权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