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原和智光来到一处精美的园林。只见宝树婆娑,到处发展着奇花瑞草;净瓶宝象、真珠璎珞,不计其数;园中满盈着戒定真香;更有五彩祥云,低垂肃立,像是正在聆听父老的教诲。
苏原问:“念念相续,稍纵即逝,以凡夫的才气永久只能见到事相的末端?”
……
智光说:“菩萨进一步觉住相,觉住即无住。迷时便有住相,觉时则无。比方作歹时是迷,觉时便不作;不修善是迷,一觉便修善则无迷。以是觉住无住——觉住时,统统不住。有所住便是妄心,统统不住便是至心。”
“异相又是如何的呢?”
“有四个等次?心有生、住、异、灭四相?”苏原问。
苏原说:“这里仿佛白日和夜晚都是非常敞亮的!”
园林的空间非常泛博,内里足有亿万人之多,正在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
智光答复:“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最清净,离统统相,‘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故名如来;法身‘遍统统处’,没有一个处所不是佛的法身地点。”
苏原出定,面前仍然是浅显的凡世。
苏原说:“那就是说:凡夫只见灭相;二乘人能进一步见到异相;菩萨更进一步能见到住相;佛对四相全知。这就是为甚么众生之间,所见的天下会相差那么大!”
“太好了,带我去看看!”
在吉利纯洁的光亮当中,释迦牟尼佛正在宣讲:“……我为设便利,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
智光仓促地赶去插手晚课。对于此次奇妙非常的经历,苏原细细思虑起来。
智光持续说:“菩萨无住,不住又是甚么相呢?不住便是无相,不住则内无我相,外无人相,中间无物相,叫作三轮体空。菩萨觉住无住,以是不住存亡,不住涅槃;若住布施,不能修持戒,若住忍辱,不能修禅定,菩萨如是无所住,六度万行齐修。”
“是的,万法唯心。”智光持续说:“心的四相为‘生’、‘住’、‘异’、‘灭’。比方说电脑分为四个等次,那么凡夫的电脑就是第四等,最差的一等,再如何好的东西,让你显出来也是粗糙的、丑恶的,失真的。”
苏原说:“这和电脑显现的事理类似,但更加庞大?”
不过为甚么众生之间,显出的天下相差如此之大?这个题目苏原还是不如何明白。
当然,阿弥陀佛成绩的极乐天下,博采众长,是集无数清净佛土之大成者,这个典范里的先容非常详确。‘末法’期间,净土法门第一,这是从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以及众生的人缘方面来讲的。
……
“那么,心的生相又如何?”
“但在菩萨看来,二乘人也有四倒置:着不净,不见法身净;着苦,不见寂灭乐;着无我,不见安闲我;着无常,不见佛性常。二乘人着于‘空’,心智憬悟程度能够达到‘觉异无异’的境地;以是二乘人具有‘统统智’的心智。具有‘天眼通’及‘慧目睹真空’的本领。”
“能够这么了解。”智光说,“何谓灭相?比如我刚才打一个妄图,当时不晓得本身打妄图。打完妄图,才‘觉’,妄图在那边?你有没有捉到?——减去了!又如起一个恶念,你‘觉’这个恶念吗?——灭了才觉!以是凡夫对本身的心一点也不觉,灭了以后才觉称为‘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