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先更一章,明天接着双更,大师珍惜假期最后一天,接下来就是十一七天了!
水月庵邻近白岩场,与刘府相去不远,不过六里路程。芸娘一行由十来个家人护送,出得刘府,开初还是香尘满路,屋舍完葺,高墙飞瓦间模糊现出池亭仿佛。不出三里地,景象便大有分歧,颓垣圮梁,柴门漏窗亦是多见,所幸另有存身之处,街上也没甚么流民。再走出三里,已能看净水月庵的庙门,可面前的风景又大不如前,路旁多有饿殍,衣不蔽体的妇孺沿街流浪,都挨在庙门前苦等布施。他们此时见了芸娘的车轿,都凑上来乞讨要求,拦住了来路。护在四周的家人见状,赶紧拿起棍棒摈除。
转眼过了一天。二十九日一早,刘府便备好了青罗女轿,一众轿夫仆妇摆列两旁,只等着张氏夫人解缆。
芸娘叹道:“天然是管不完。可现下这桩事到了我面前,还是要管一下的,不然如何放心。”
见琮儿来向本身问安,芸娘才提起一点笑意,拉着琮儿入怀,柔声劝着:“晓得你不想让阿娘走,可我今早去,明日忙完了法事,午后就回家,还能陪琮儿吃晚餐。琮儿就乖乖呆在家,有奶娘和柳英陪着你。”
芸娘这两日忙着筹办进香、施粥二事,已有些倦怠,明天又传闻樊将军兵败夷陵的传闻,既担忧军中的丈夫,又挂念失落的弟弟,一夜未曾安枕,是以今夙起时似有不支,只得一边喝着参汤吊精力,一边听小如报礼单。
小如抱怨道:“不怕抱病,就怕您这类忽视的心态,本日不在乎,明日不在乎,比及真难受时才在乎起来,岂不悔怨?”
芸娘答复早有筹办,又托魏嬷嬷向老夫人问好,这才来到二门前,乘上肩舆时,已是辰时一刻。
妙空神采微怔,勉强点了点头。小如在一旁皱眉道:“夫人,您如何总爱管这些闲事?城里死人那么多,咱能管得完吗?”
来到配房中,惠存拉着芸娘讲了些佛理,又对了些偈语,见芸娘精力不济,便命门徒妙空送来一碗菜粥、四样素点,本身起家辞职了。
琮儿的面色也是恹恹的,想必是舍不得母亲离家。芸娘已与他讲了好多回原委,可琮儿毕竟只是个五岁孩子,自记事起便从未分开过芸娘,现在强撑着懂事的模样,忍住泪水,倒是眼圈泛红,惹民气疼。
告别了骆氏,芸娘欲往西院拜别老夫人。才走到一边,便见魏嬷嬷劈面走来,行过礼后说道:“老夫人说现在是多事之秋,便单独闭关念佛了,叫夫人不必劈面告别,只要一句话叮咛我带到:‘此去多施财米,民气至诚,上天自有感到。’”
“我洗完衣服时,天刚蒙蒙亮,正提着桶往回走,路过一座牌坊,有团黑乎乎的东西堆在那,我还道是甚么肮脏,谁知那东西竟动了一下,我近前一看,才知那是个半死不活的人,腿弯得不成模样,怕是折断了,身上满是血呢!”妙空答道。
小如见妙空面带奥秘,猎奇地问道:“敢问是甚么事?”
小如看了看辰光,在一边提示道:“夫人,都过了卯正三刻,该换衣了。”可琮儿犹抓着芸娘不肯放手,芸娘即使不忍心,也只能把他抱到柳英怀里。
芸娘摇着头说:“我不过是没歇息好,算不上严峻。”
凡是大户人家,去寺庙祈福必定要带些扶养。小如先盘点了几疋丝布绢绫,都是平常货品,又归拢了三卷织金锦缎,是给老尼姑们做□□的,最后捧出鎏金的莲花鹊尾炉一对并沉香木嵌白玉快意一柄,林林总总十几样,倒也一定都由神佛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