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乌孙相大禄安国,同时也是大昆弥的岳丈。年不过五旬,戴着镶满宝石的圆帽,面色红润,髯毛灰黑,耳坠金环,身形胖大,见人就笑,笑声很开朗。
张放道:“欲留七百汉民及近百汉军于赤谷城,请大昆弥拂照,一利用度,自在放出,只请贵国供应居处避寒便可。”
相大禄,是乌孙昆弥以下第一大臣。“相”是中原丞相的意义,“大禄”是“相”的乌孙语音,故并称“相大禄”。这相大禄位高权重,不但掌管行政,并且有兵权,权柄相称于汉朝的丞相与太尉合体。
张放一行来到赤谷城,是十月初的事。这不到二千里的路,走了两个多月,也实在够慢的了。没体例,这不是行军,而是迁徙,步队里老弱占一半,两个月赶到赤谷城,已经算很好了。
想起此老拜别时所吟之古辞,大家心头冒起怪诞动机――昆仑!西域!此老游西域,该不会真是登昆仑而采食“玉英”,延寿百年吧?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六合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张放想想,白发转黑的案例,后代仿佛也是有的――当然是未经证明。
惊魂一夜后,持续上路。步队里的骑卫又少了两个,都是被万章及其门客所杀。因为没法带上路,只能与万章等人尸首一起,埋在谷口四周,做好醒目标记。将来前提答应,再把他们的遗骸带回大汉,带回长安。
心头震惊还没退消,山谷那头响起短促的马蹄声。众扈从一惊,兵刃刚归鞘又哗啦一下抽出来。
是以,张放考虑再三,决定冒险上路。不就是三千里吗,一人三马,轻装简行,一个月内,老子要在摘星城楼顶观星!(未完待续。)
固然已进入十月初冬,时有飘雪,但伊利草原仍然可通行。此时持续西行,的确有必然的风险,但张放若就此缠足不前,他就要在赤谷城呆到来岁三月乃至四月,整整半年就废掉了。
张放昂但是受,因为现在他不是一个浅显的中原高朋,而是代表汉家天子亲临的汉使。
半日以后,乌孙人来了。
两个侍女童心未泯,猎奇问彪解:“彪叔,你熟谙这白叟家,他的头发为甚么是黑的,髯毛倒是白的?”
固然乌孙王没参加,但他派出的这位驱逐大臣,也是够分量――乌孙相大禄,安国。
张放也将天子赐礼还赠。刘骜给乌孙大昆弥的赐礼还是蛮贵重的,有虎形玉壁一对,蜀锦二十匹,精制刀剑十口,弓矢一副,玉带一围,紫云衫五领。这些东西固然未几,但规格很高,起码不比给匈奴单于的贺礼差。
张放向西边莽莽群山一瞥,悠然道:“我还要赶路,前去摘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