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后,被挽救的五十多汉民终究与汉使团汇合,步队一下扩大到百人。还好这条线路是非常成熟的商道,历代汉使也多走这条道,沿途诸国皆有供应之责,后勤方面没有题目。
张放在与乌孙迎候使获得联络后,当场安营、立帐,等乌孙人前来迎拜――这不是张放想摆谱,而是大国威仪,非得如此不成。
跟从安国同来的,另有乌孙左大将、两位翕侯,以及五百多保护马队。他们还带了来大昆弥的赠礼,当然也少不了牛羊马匹及粮草。
张放想想,白发转黑的案例,后代仿佛也是有的――当然是未经证明。
彪解挠挠头,想了想道:“听长安公卿所说,大剑师常采百草花,秘制炼法,服食以后,白发转乌。我七年前见到大剑师时,他的头发还没全黑,异化着些许银丝,本日见之,竟然已满是黑发……”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六合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没错,就是摘星城。”张放再次反复,语气果断。
半日以后,乌孙人来了。
两个侍女童心未泯,猎奇问彪解:“彪叔,你熟谙这白叟家,他的头发为甚么是黑的,髯毛倒是白的?”
对这位倏然来去,却挽救了他们一行人的怪杰,张放也只想到那“事了拂袖去,深藏身与名”的古之侠客了。
半年,呆在赤谷城就是废,但呆在摘星城,无能出多少事啊!
想起此老拜别时所吟之古辞,大家心头冒起怪诞动机――昆仑!西域!此老游西域,该不会真是登昆仑而采食“玉英”,延寿百年吧?
高坡上的初六挥手大呼:“是我们的人!”
心头震惊还没退消,山谷那头响起短促的马蹄声。众扈从一惊,兵刃刚归鞘又哗啦一下抽出来。
张放心头一动,忍住顿时探听的打动,决定等进赤谷城插手大昆弥的宫宴时,再暗里探听为好。
一到帐外,见到张放,安国粉饰不住惊奇。幸亏他还算是见过世面,旋即正容整衣,以本国最高礼节,脱帽跣足,垂首躬身而入,并再三拜礼。
汉朝一贯正视与这个西域大国的干系,更不要说,汉家天子与乌孙昆弥,还是亲戚干系,两国乃“甥舅之国”。
张放查抄阿罴的膝盖,没啥大碍,看来凤叟还是晓得分寸的,闻谈笑笑:“高人嘛,总有些与世俗分歧之处,要不如何能叫高人呢?再说了,人家最后不也援手了?别管过程,当作果。”
相大禄,是乌孙昆弥以下第一大臣。“相”是中原丞相的意义,“大禄”是“相”的乌孙语音,故并称“相大禄”。这相大禄位高权重,不但掌管行政,并且有兵权,权柄相称于汉朝的丞相与太尉合体。
“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彪解连连朝凤叟拜别的方向打揖,叹服不已。
别说二女婢,统统人都听呆了,这世上另有白发转黑的事?
逛逛停停,一起向西,气候一日冷甚一日。风戈壁漠,戈壁茫茫,驼铃声声,碧水沉沉。日月星斗瓜代间,不觉已进入伊利大草原,赤谷城,在望。
是以,张放考虑再三,决定冒险上路。不就是三千里吗,一人三马,轻装简行,一个月内,老子要在摘星城楼顶观星!(未完待续。)
固然乌孙王没参加,但他派出的这位驱逐大臣,也是够分量――乌孙相大禄,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