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乐安侯刘琮府内,蔡夫人以幸灾乐祸的口气调侃着蔡吉生女之事,直吓得其弟蔡瑁仓猝劝止道,“阿姐休要胡言,谨慎隔墙有耳!”
曹操等人听罢荀彧所言,神采不觉再一次凝重了起来。他们此前如此兴趣勃勃地会商蔡吉是否会再次生子,不过是想趁着齐海内部不稳之机煽动处所豪强起事,从而便于魏国出兵干与。可如若像荀彧所言,齐地豪强因慑于齐军器器锋利而不敢再有异动,那无疑会让魏国君臣的各种算计大打扣头。
未几时内侍引着甄耕入得殿来。目睹曹操端坐榻上,周遭又围坐了一圈重臣,甄耕从速下跪大声请罪道,“罪臣耕有负君上所托,请君上降罪。”
以是杨修的话音刚落。荀彧便跟着点头拥戴道,“德祖言之有理,立嗣之事关乎社稷安危。稍有不慎便会重蹈袁、刘复辙。无怪乎,齐主不吝以身犯险也要诞下嫡子。”
蔡瑁听蔡夫人说得在理也跟着点头拥戴起来,“阿姐所言极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蔡字,君上兴则蔡氏兴,君上衰则蔡氏衰。更无庸说余姐弟二人北迁至今深受君上恩泽,于情于理自当极力为君上效命。”
甄耕得了曹操首肯,嘴角扬起了一道自傲的弧度,拱手禀报导,“禀君上,臣撤离高家坞前,曾将一枚锦匣置于高纳房中。匣内装有齐将张郃通敌证据。”
甄耕不动声色地作答道,“昔年张郃坐镇徐州,军政大事皆出其府,俨是一方诸侯。现在齐主颁下《整军令》,使徐州军政分离,令张郃不得干与徐州政务。试问张郃如何不会心生痛恨?”
“张郃远在徐州如何会有罪证握于冀州豪强高纳之手?”司马朗跟着又发问道。
“甄耕成竹在胸道,“张郃为筹军资,曾于徐州设盐场数座。未免授人话柄,勾搭高纳等人自冀州发卖私盐,也何尝不成?”
荀彧这话一半是在阐发齐营意向,一半倒是在用心说给曹操听。本来曹操近些年迟迟不肯立宗子的曹昂为世子,反倒是对妾侍环夫人所出的冲公子宠嬖有加。虽说曹冲眼下才10岁又是庶出。可依曹操的身板儿再活个十几二十年完整没有题目。试想十年以后。一个20岁风华正茂的受宠庶子,一个37岁手握兵权却始终没被立为世子的宗子。的确就如当年袁谭、袁尚兄弟的翻版。饶是荀彧对曹昂再有不满也不会坐视夺嫡之祸在魏国上演。以是只要有机遇荀彧总会旁敲侧击着劝曹操尽早立嗣。
曹操连续说了三声“惜哉”,足见其对冀州私运网被毁一事有多耿耿于怀。不过荀彧倒是一早就推测了会有此结局。在他看来蔡吉已经略冀州多年,本地又有太史慈等名将坐镇,冀州豪强就算为私运案所迫起兵造反,仓促之间也难以对蔡吉在冀州的统治形成本色性的威胁。倒是齐军一夜拿下高家堡的战绩大大出乎了荀彧的估计,令他对齐军又多了一份顾忌。
不过这会儿的荀彧还是一阵见血地向曹操指出,“齐府兵虽弱,然有火器襄助,齐地豪强怕是不敢再生乱也!”
但是蔡吉毕竟有别于男性君,作为女性的她必须亲身承担生养的风险。而她的风险就是其他诸侯的机遇。以是也就怪不得魏国君臣会凑在一起如此当真阐发蔡吉是否再次生子了。这不,时任郎中的杨修就提出贰言道,“槐虽意味三公宰辅之位。然槐之盲怀也,亦可解作怀来人于此。齐主替此女取名为槐,许是想让其继位招赘,也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