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现在也说不出个以是来。”诸葛亮兀自摇了点头道,“只是事出变态即为妖”
“非也。此信是庶从江夏的东莱会馆所得。”徐庶咋了咋舌道,“不瞒孔明,现在江淮沿岸各郡皆有东莱商贾开设会馆接待同亲。庶虽居无定所,却也常常都能收到士元托人带来的信。想来蔡氏对荆扬二州的景象怕也是了如指掌啊。”
先前还在低头思考的徐庶,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不由昂首诘问,“此话怎讲?”
div>
对于徐庶的夸奖,诸葛亮并没放在心上。他的叔父诸葛玄在刘表帐下为官经常会与他来往手札议论时势,且其师庞德公亦经常会先容一些荆州名流与他了解。是以诸葛亮在隆中并非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同时对于叱咤中原的各个诸侯,诸葛亮也有着的一番奇特观点。更加切当点说诸葛亮对诸侯的批评是以德行为标准,而非世俗意义上气力。以是就算曹操、刘表、袁绍、孙策等诸侯气力再强也入不了诸葛亮的慧眼。因为这些诸侯都是德行操守有题目的人,他们对汉室的虔诚都值得商讨与思疑。特别是曹操还曾搏斗过诸葛亮的故乡琅琊,逼得诸葛一门惶然南下避祸。以是哪怕曹操救了圣驾,在诸葛亮的心中他仍然只是个用心叵测的汉贼罢了。比拟之下,刘备气力虽弱,却能秉承汉室宗亲的高傲,呼应天子号令讨伐袁术、吕布二贼。故而刘备在诸葛亮心中的评价要远高于其他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