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何事?”风独影坐起家。目睹杜康已将竹榻上摊着的书归置一旁,她手一抛便将手中的书抛至那垒起的书堆上。
风独影听着,冷冽安静的凤目里终是波光一闪,“顾云渊,不要将心机放在本将身上。”
“自将军搬出宫,下官还未曾来府上拜访,本日得闲,便来看望将军。”他闲闲笑道。
顾云渊看着,眸中忍不住透暴露涩苦之情,乃至一贯萧洒浮滑的他亦由不得掩目,然后以一种自嘲的语气道:“承蒙将军看得起,以为下官他日有做太宰之能,那下官便更是要随军出征北海了。”
顾云渊看到了,可他不动,还是坐在竹椅上。
他这话问出,风独影却没有立即答复,而是寂静了,眼眸亦转向别处。
他的话问出了,风独影却没有回应,她只是负手而立,瞻仰苍穹,那姿势随便却又悠远。
当时恰是傍晚傍晚,绯艳的霞光满六合流泻,将院中的绿树红花衬得格外明丽,因而梧桐树下的那一袭白衣便有了一种触目惊心的洁白。
“太宰者,帝之辅也,领百官,治天下,济百姓。”顾云渊放开手,面庞已复端静,眼神亦悠长深远,“既是要治天下,自是要知天下。北海即将归入我朝,而作为将来要管理它的国之宰辅,又怎能不知它。以是下官才要切身经历,知其地貌,知其民风,知其文明……更是要看它如何崩溃,才知如何立它。”
一个目光深沉,雍容雅丽如玉树;一个目光安然,颀长雅正如碧松,安闲貌到职位都如六合差异的两人,竟隐有旗鼓相称之气势。
“顾云渊,你的情意我很感激,只是……我此生已无此幸运。”她的声音不再似从高空传来般的悠远,而是如耳边的悄悄微语。
院子里的两人,一个面貌浅显,不过八品文曹,居于官阶之末;一个容倾天下,位居太宰,乃是百官之首。
等了半晌,不闻顾云渊告别,风独影终究再次移眸看向他,却不想正对上他的眼睛。
前边的槐树下,丰极不知何时到来,也不知已站立多久。
听着身后的话语,风独影心头如被甚么重重磕了一下。
对于他的这些调笑,风独影早已能做到充耳不闻,以是现在她亦只是凝眸看着顾云渊。这几年来,此人朝上朝下惹人侧目,她却一向看不透此人。世人入朝,要么是为国着力为民谋福,要么是贪求繁华癖好权势,而面前这小我却全然不是。如果为了繁华权势,他不会数次惹怒天子,乃至今时本日还只是个八品文曹;如果为了国度百姓,他便更不该言行无忌,乃至屡遭贬斥而屈就一身才调;若真是为了她……她点头摈弃脑中所想。
“诶,别!”目睹真要遭摈除了,顾云渊赶快摆手,“下官是有闲事找将军的。”
顾云渊抬眸,眼中光芒一闪,便又淡化于无。
又来了。风独影无法抬手按了按眉心,“军中之苦,非你所能想,统统好自为之。”然后招了招,杜康的身影便自远处的树荫下走出。“方才你已听到,去将顾大人的名字添上。”
顾云渊收回神思,也不消仆人号召,已自行在竹榻劈面的竹椅上坐下,有仆人奉上热茶,然后随杜康悄悄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