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各有其道,各为其要,但又相辅相灼,再相炼相得,实乃互添广厦者缺一不成。
灵阶,夺灵源、汇虚两境;
圣阶,夺寂灭、无相、混元三境;
混元境:别离在紫府和神府中衍化精炁,并与之相熔,其所出的鸿蒙之力,也同此前普通,三分归己,七层炼身。
二炁成,紫玄动,可夺汇虚。
灵源境:引灵炁入识海,与灵魂相熔,二者化为灵体,也作玄元灵炁,念力随之精为灵识。
再以紫府的运衍之功,温养损缺的灵魂,直到紫玄二炁双双而复。
如此二炁皆成,有入灵源,灵源境位在灵阶,由此而开玄门大教。
不过传说在此之上更有仙神鬼魔,然大道之争玄门式微,仙踪隐于后代,鬼魔道为妄谈,悠悠间已是数万年不见超脱,玄门一途早已挣扎在法末之年,窥不得半点苍玄。
法印出,道玄苍,可夺道玄。
将之对应而起,则为:灵阶对灵源、汇虚;羽阶对灼本、凤初;玄阶对洞玄、安玄、道玄;天阶对乾元、晖阳、太初;圣阶对寂灭、无相、混元;
太初境:同上而为,引三魂中的主魂,神魂无极合进紫元。
到此,三绝有妙,五阶同耀,十三境玄门大教了得真要,玄门一途,尽归此道。
无相止,无极生,可夺混元。
灵有灼,己温善,可夺灼本。
如此十三道一一而夺是为玄门大教。
直到经脉中灵力滚滚常常而复,周身百骸和紫玄二炁也已淬炼有达。
三印起,天光至,可夺乾元。
天阶,夺乾元、晖阳、太初三境;
灵识可哄动源炁,以此游经转脉,与周身百骸为佐,府内七贤为佑,衍化出人身所属的阴阳五行精炁,这七道精炁再与源炁相熔,炼成归真己道,座守中田的紫元真炁。
而后神府寂而复明,亦会再出一道鸿蒙之力,将其三分合进元神,余下七层熔炼百骸。
但这仅仅只是敲开教门,今后的修行却更加而难,若无一颗往道不渝的断交之心,此一途难于彼苍。
乾元境:一身灵力已蜕为真元,真元暗合天机,可辅衍其道。
灵元者,海内之灵魂,府内之元炁,二者同为天顾又共名就理,乃玄门一途开御之机。
直到经脉中积储已满再无可进,此时将朦昏黄胧的灵力不竭凝练,使之滢滢而雾。
此时将玄元灵炁的真灵引下三分,以作灵衍之力与紫元真炁相熔,再将经脉中灵力拘空,引三分入识海以补玄元,余七分守中田再熔紫元。
教者,万般诸法,千多奥妙,然其底子却尽归一道,此一道,当从三绝一体的灵元而起。
这般九次,玄门之道已是真时,紫元真炁化成浑沌元炁;神府元神凝实化虚成绩浑沌元神;周身百骸亦得混元真身。
汇虚境:灵识相同六合,纳六合灵气入体,由紫元真炁剔除驳杂,化为己修所属的灵力,并以此游经转脉温养己身。
如此,取一层识海神基为引,辅周身真元为筑,自中田处仿六合之机运转之理,衍化府内乾坤,这乾坤名为紫府,乃紫元真炁座守之处。
阴为阳,阳为阴,可夺太初。
神府成,大相踪,可夺无相。
紫府现,阳神动,可夺晖阳。
寂灭境:破而后立,鸿蒙有道,紫府寂而复得之机,将会衍生出一道寓有万物之始的鸿蒙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