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大晋朝政昏乱,诸王夺位,数十万雄师自相残杀,杀得血流成河。曾经强大的大晋,已成了塞外胡族眼中的一块肥肉。可拓跋鲜卑,这支塞外胡族中的最强者,却始终如一地亲附于晋室。拓跋猗迤身后,其弟猗卢在面对着东部大人禄官的庞大压力下,还尽起阖族兵力南下救济晋阳。这莫非果如司马腾与拓跋猗迤会盟时勒石奖饰的那般,拓跋鲜卑氏族首级“顺天应人,纯孝天然”?又或者,仅仅是因为越石公与之订下守望互助盟约的成果么?
“但是大晋以内乱,当时已现端倪。北疆各地,鲜卑各族垂垂从轲比能身后的混乱期间规复过来,权势日趋强大,给边疆军民们带来了可骇的丧失。西部鲜卑与羌胡结合,攻破凉州、秦州,殛毙数十万众,惨状不成言表,前后两任凉州刺史兵败战死。东部鲜卑发兵攻打扶余、高句丽等大晋属国,又曾犯境辽东郡县。乃至号称臣服于大晋的中部拓跋鲜卑,也多次侵掠广宁、上谷、代郡等地,前后杀掠人丁数千,掳走资财不计其数……伯玉公固然身为幽州刺史、征北大将军,却苦于北疆武备废弛。他手中兵力匮乏、将骄卒惰,有力于东西横贯万里的边疆之上窜改局面。但,伯玉公并没有坐视局势废弛,他上表压服洛阳朝廷,将滞留中朝数十年的拓跋鲜卑大单于力微之子戈壁汗放归,企图以靠近晋室的戈壁汗来影响各部胡族,保持北部边疆稳定……”
此番北上草原之前,陆遥对卫氏宗族做了很多刺探,更绞尽脑汁地想起,在后代传播的《魏书》当中,此君的传记排序仅次于北魏宗室诸王,位居建国重臣之首。这报酬可非同小可,张良萧何之于前汉、荀彧荀攸贾诩之于曹魏,也不过如此罢了。但是这位拓跋鲜卑族中权位极高者现在所述,竟与陆遥本来的体味完整分歧。
陆遥起家取了茶盏,倒了些净水在内里捧给卫操,恭谨地做了个请用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