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宿世那样被毒死,导致杜明心现在非常惊骇吃药。色彩难辨的汤药,总叫她想起当时五脏六腑搅在一起、将近扯破的疼痛。
如生挺直的脊背渐渐塌了下去,寂然地跪在蒲团上。是啊,佛门弟子为何还要学儒法道家的学问?
她接过药碗,一饮而尽,拿帕子擦了擦嘴角,鼻头红红地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嬷嬷这话说的不错。你们自去安息吧,我没事的。”
宿世,她听闻陈元泰麾下有一员虎将,身负绝世武功,又熟知兵法韬略,被他收为义子,功成以后加封晋王。
杜明心看了看那碗药,眼神就瑟缩了一下,勉强笑道:“崔嬷嬷,我,我没事的……”
如生擦了把眼泪,慎重地向方丈磕了三个头,拿起那封信便要回身拜别。
“如生,你的命数不在佛门。”
他拿起手边的一个封好的信封,递到如内行里,说道:“早去晚去,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我这里有封信,你彻夜便往西安府去,将此信交给平凉卫批示使陈元泰,就当作是你为师门做的最后一件事吧。此去一别,莫再返来,蓄收回家,娶妻生子。”
长相忆……既然情深如许,为何又将我扔在梵刹?
*
出得庙门来,如生昂首望着闪动夜空,吐出胸中一口郁气,俄然回身向杜家田庄走去。
“也不知事情如何就如许巧,府里一年到头也不派几小我到庄子上来看女人,昨晚出了那样的事,冯管事刚巧就来了……”另一个丫环春草揉着一双红肿的眼睛,难过地哭道。
如生轻手重脚地回禅房清算了两件换洗的僧袍,拿上积累下来的几个钱。他摸了摸怀中的信还在,手指触碰到那块自小就带在身上的玉佩,耳边响起了杜明心欢畅的声音:“……这个说不定是你爹爹给你娘亲的定情信物呢!”
方丈摇了点头,微浅笑道:“不,你做得很对。和尚习武,原为护法强身,可若不能锄强扶弱,那也算不得是佛法正道。我少林乃千年禅宗祖庭,不是几个朝廷鹰犬能撼动得了的。”
“恪守本心,随遇而安。”
看着崔嬷嬷脸上慈爱的笑容,杜明心还是愿意肠址了点头。崔嬷嬷是沈氏的乳娘,临死前沈氏又将女儿拜托给她。如果到了连崔嬷嬷都信不得的地步,杜明心轻笑一声,那本身大抵甘愿一死了之吧。
闻听此人乃是孤儿,从小长在少林寺,不知为何投奔了陈元泰,才有了那一世的赫赫军功、繁华繁华。
她觉得老天给了本身一次机遇,上辈子不明不白被毒死,这辈子总要找出来个说法。岂料宿世好歹还活到十六岁,此生只熬到十三岁便又要去了吗?
他悄悄地取出那块双鲤玉佩,放在杜明心的枕边。
如生敛了气味,站在床边,凝睇着熟睡的杜明心。她的脸如同白瓷普通,上面印着两朵红云。明天被雨淋了,她还在发热吧?那樱红的小嘴因为发热而显得素净欲滴。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慵懒地闭着,却叫如生莫名想起常日里,她活力起来,那瞪得如同小猫一样的双眼。
少林寺一间禅房内,昏黄的烛影摇摆,映着方丈师父老迈慈爱的脸。
少年和尚跪坐在蒲团上,闻声这话赶紧伏地请罪:“如生鲁莽,为师门肇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