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然,江风骤起,渔火晃灭,一团乌黑风卷于西南端涡聚,敏捷往北推动,顷刻间囊括全部仪仗,吼怒着一掠而过,往东南边向移去。
二十今后,由宋齐丘、徐铉再带领世人渡江,在广陵城外驻扎而不入。
在几近肯定双婴被大风卷走后,想到这但是杀头乃至株九族之罪,世人皆嚎啕大哭起来。
忽闻阁房传来一声高喊:“名娥皇,甚好!”继而又起一阵雀跃。
宋齐丘干脆当仁不让地赋诗一首:“仲尼推仁圣,虞舜乃让贤。重耳成霸业,武王伐纣艰。骈齿帝之相,重灿烂不凡。腾蛟觉得贺,愿得上彼苍。”
黑姑姑作歹造善南吴国风云突变
木鱼子曰:月落乌啼霜满天,织女许下三般愿。牛郎偷走神仙豆,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千里姻缘一线牵。郎骑竹马那边去,半夜钟声到客船。
是夕,乌梅仙姑准期来至金陵城下,正设法以盗婴,却探得徐、周两府皆由重兵扼守,就连本来驻守东都广陵之部分头子,扼守要塞之各路将领亦云集于两府,然府间只隔一街之遥。观此阵仗,金陵要地各处几近人满为患,若想于众目睽睽下将两婴带走,恐非易事。仙姑只好暂隐于市,乘机行事。
本来,这“冯撒子”之计一言以蔽之,曰:“拖”。
就在此时,城中乞巧之人皆能清楚地看到两颗流星并肩划过天涯,于金陵城东南边向倾斜,双双落地生花,实在刺眼。随即,周宗与徐景通府上一前一后传来弄瓦梦熊之喜信,朝中得讯之各位大臣纷繁前来道贺。
宋齐丘不客气道:“少见多怪罢!鄙人无学,比不过您信口成文,瞧见便走。”
是日,徐知诰正视之谋士宋齐丘适逢驻守金陵,听闻此动静踌躇再三,毕竟还是决定逢迎送喜。行至周宗府上,见院内庭下之石凳上早已坐满了金陵朝中同僚,石桌上巧果、汤饼、红菱、花瓜等也食之所剩无几。
七月初七,正赶上乞巧节,金陵城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市街上摆放着诸多外型新奇的乞巧果子,有如持笏捧物之门神,号“果食将军”,亦如飞天起舞之仙女,称“果食巧姐”,另有精美女红,家具玩物,适口花瓜,仙药丸子等,非常应景。
世人深表附和,皆觑向宋齐丘,看得他站立不安,乃思虑很久,谨慎言道:“重光,可好?”
且说这天下诸事,怎一个“巧”字了得:后唐亡国之日,亦为南唐建国之时。
起首,当即由宋齐丘、徐铉二人带领仪仗队世人在徐陵城郊安设且暂不渡河,务必包管无一人造势,无一人多口舌。同时,冯延巳当即出发,以最快之速回返金陵,乘机参与策反。
逛街男女皆以“牛郎”、“织女”相称,各家“织女”出门且经心打扮,涂抹脂粉,乃至于十里花街尽是漫天飘香。而未有“牛郎”所伴之“织女”者,竞相登至七彩危楼,于台顶向七姐献祭,祈求本技艺巧心灵,能够赛巧夺魁。拜仙后,“织女”十人一组,手执已备之铜体七孔细针,将五彩丝线对月顶风穿过,先完者得巧,迟完者输巧,将亲手所制之工艺玩物赠与得巧之人以示和睦。
宋齐丘口中之“冯撒人”者,便是自号“广陵散人”而被誉为“吴中第一文臣”的冯延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