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道?
十八楼之上,便是巍巍天途。
此时,萧煜便是以诸侯剑来御使天子剑,以西北之气运凝集天下之归心。
拂尘和道剑则是当年傅尘在道宗学艺时所得,传自一名不知为何没有飞升而是挑选兵解坐化的知名神仙,其各自称呼已不成考。
人再大,又如何能大过道去!
既然天子之剑是以天下国器为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豫中燕赵陕甘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那么此剑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御使。
天道的道。
无所不包的道。
仙道仙道,那是神仙之道,你要去天上说的事理。
既然是无所不包,后代修习之人天然是各自有所侧重,已经飞升的道宗掌教真人侧重于德经,而傅尘则是侧重于道经。
傅尘的无垢仙身在瞬息之间,尽是紫金,仙气四溢。
仙,所求的是天道,所行的仙道。
有紫气东来。
道宗每位大真人自认有所成绩以后,都会为品德经写下一些本身的心得感悟,迄今为止,道宗建立以来,包含庄祖、黄祖、张祖、南北诸祖等人,以及历代掌教,已经稀有百位大真报酬品德经做过讲明,这些讲明清算以后,便成了那本号称无所不包的道典。
傅尘面对萧煜,感受本身仿佛是置身于九天之下,纤细非常。
时来六合皆同力。
欲以国而战,须以报酬本。此人非彼人,而是千千万万之人,人定胜天之人。
这里是人间,自有人道的事理和端方。
这是萧煜的诸侯剑。
傅尘说了很多事理,但是萧煜不以为他是对的,也不以为他所代表的是天道,最多不过是仙道罢了。
至于册本,则是一本儒家夫子亲笔所写的品德文章,傅家家传之物。
不过这些身神并未意通诸天,而是挑选与一道道气运连接在一起。
天道之严肃,不成以言语诉说,天道亦是不成见,这一刻它具象于傅尘之身。
继而有文士东临碣石,有神仙指路,有佛陀说法。
转经轮是摩轮寺的弹压之宝,原是落入萧煜手中,后被傅尘强行夺走。
品德的道。
向来没有说神仙得天下的。
在这一刻,傅尘已经有了离开十八楼的迹象。
天空中有云墙垂落,云墙以后有异彩胜出。
只见横于人间的那一剑开端缓缓上抬,好似是持剑之人开端举剑。
傅尘缓缓闭上双眼,白莲之间,金桥之上,有紫金之气生出。
事理的道。
傅尘端坐于金桥莲池之上,身后法相严肃,脑后背光大盛,继而生出三面六臂之异象,别离持有天机榜、转经轮、金刚铃、拂尘、道剑和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