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叟既去了明华园,想来阿耶已晓得了这件事,只怕也急了,我先畴昔一趟和阿耶说说,再去明华园,至于伯父那边,临时别轰动。”
郑经一听到动静,从榻上起来,连衣裳都来不及穿,披了件长袍,就直接去了外间,望向出去禀报的仆妇,斥喝道:“到底如何回事?”
这话使郑经一怔,他月朔见阿耶的起居室还亮着灯,方才内心还在想着阿耶约莫是为了阿奴的事,不料却听到苍叟如此一问,但还是道:“我传闻阿奴出了府,到现在还没归,想着阿耶既已晓得了这件事,就过来看看。”
郑经站立着,伸开双臂,任由李氏给他换上大袖衫子,“阿奴到底是年青气盛了些,前些日子,在见到邓侍中那行人,为了熙熙的事,就隐着一把肝火,我还特地派人看着他,我原觉得,现在联婚的人换成六娘子,阿奴的气也该消了,不想他还……只求别再闯出甚么乱子来才好。”
“听来报的主子说,五郎中午出府的时候,带了身边的安叟和长随郝意,另在北堂口挑了十名孔武有力的侠士。”
服石,便是服五石散。
李氏并未再唤丫环出去,亲身替郑经穿衣裳。
“阿耶睡了?”郑经不信,阿耶听了阿奴没回府的动静,还能睡得着,特别见到苍叟迟疑的神情,“你先出来通报一声。”
北堂口,是郑家专门用来安设来宾的处所,而常常来投奔郑家的人,能让郑家待之以礼,供之以食,并享用来宾的报酬,多是有才之人,起码有一技之长。
郑经沿着一段盘曲的小径,刚到了中庭,就碰上仓猝走过来的苍叟,“大郎如何来了?”
“说是亥初时分,二郎君俄然要召见五郎,派人去明华园请五郎,谁知过了好久,都不见五郎畴昔,二郎君那边恼了,又派了苍叟畴昔……”
守勤园的仆妇是可贵见到郑经冷着一张脸,怒意满满,饶是上了年纪的李妪,这会子内心都如同打鼓普通,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半步,“回大郎,是明华园那边的主子过来禀报,说是五郎今儿出了府,就一向没有返来。”
郑经回身,就瞧见李氏已拿了他的衣裳走过来,脸上的神情略微和缓了一下,但语气窜改还是有些生硬,“你倒想得全面,我正要出来换衣裳。”
李氏自是也发觉到夫君的肝火息了下去,遂笑道:“瞧阿郎说的,倒说阿奴是年青气盛,也不想想自个儿,也不过弱冠之年,难不成绩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