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门女 > 第十八章 训诫

我的书架

下首的郑瀚望着面貌俊美的小儿子,顿时与有荣焉,笑道:“本来阿奴这般会说话。”

“这些不过是博浮名罢了,二兄自小跟着阿耶习春秋经义,才是真正在做学问。”

郑渊的目光在看到郑绥的模样时,惊奇之余,内心一阵感喟,倒是转头望向郑纬,心中倒是一喜,不管是面貌时望,郑纬都是这一辈兄弟里最出众的,若说面貌是天生的,那么时望,能够说崔家是真的费了很多心机。

伯母出身琅琊诸葛氏,家风松散,为世所称。

半晌间,行完礼后,父亲便一一指出前面三位少年郎君,公然和郑绥所猜不差,又听父亲喊了声二兄,“阿寄,这便是熙熙。”

先时站在大兄身边的五兄,这会子也走了过来,上前给二兄施礼,倒是让二兄忙伸手拦住,“阿奴,你我为兄弟,何必这般客气。”

只瞧着郑渊拉着郑纬的手,问道:“当时去襄国的时候,可曾惊骇过?”

伯父和伯母住的琅华园,离父亲住的守静斋有一段间隔,郑绥只晓得走到一半的时候,两脚就模糊有些不舒畅,却还是对峙了下来。

父亲转头望向大兄,神采微微一变,倒是道了声也好,便牵着郑绥一起出了屋子,大兄带着其他四位兄长跟在前面。

“畴前,阿舅带我去过北境,我见过鲜卑和柔然,两军对垒的场景,那才是真正的疆场,上回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郑绥一向以为,不管谁第一次见到五兄,都少不为五兄的面貌所惊住,当即,就听到二兄郑纶赞道:“丰神灿灿,如朗朗明月,传言公然不虚,阿主子名满天下,二兄虚长几岁,倒是远不及矣,还需望阿奴学习才是。”

郑渊早已过了知天命的春秋,暮年没有儿子,一贯视阿弟的几个儿子如同已出,因此,和几个侄子很靠近,这此中,尤以郑经为最,现在,厅堂中郑瀚都没说话,郑经就先开口笑道:“阿奴和熙熙刚回家,第一次来拜见伯父,给伯父行大礼是应当,礼义传家,更是礼不成废,伯父可不能纵着他们。”

这句话,即是变相地赞美崔家,不管是郑经,还是郑纬和郑绥,听了自是内心欢畅。

伯父是全部荥阳郑家的大族长,自祖父毕命后,一向统领着荥阳的十万部曲,和曾祖父祖父一样,一度被好几个胡族政权,授予荥阳太守、车骑将军等之类的官爵,只是向来只收印鉴,却未分开过荥阳,更别提去朝堂谢恩或是到差。

“这可不怕。”郑渊呵呵一笑,重新跪坐到上首,倒是拉着郑绥和郑纬坐在他身边,“阿奴和熙熙在善于崔家,还能担忧他们不懂礼?”

走在最前面,年纪最大的定是二兄郑纶,比大兄小三岁,比五兄大三岁,奶名阿寄,若说五兄酷似阿舅,那么二兄倒是肖似阿耶,不像大兄,是谁都不像,想及此,郑绥不由又侧头望向站立在中间的大兄,看可否找出,大兄那张俊脸上,有没有阿耶或是阿舅的影子,只是一对上大兄那双深沉的眼眸,还没来得及细心看,郑绥就慌地移开了眼,还故作平静地又望向上前来给阿耶施礼的三位兄长。

“长幼有序,阿奴长居在外,第一次返来,该给二兄施礼才是。”五兄还是端方地给二兄行了礼,方起家。

一旁的父亲瞧着他们俩谦恭敦睦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更加的浓了,先前立在二兄身后的三兄和四兄,早已退到大兄身侧,也就在这时,郑绥才重视到大兄望着面前的一幕,神情很冷僻,不知如何,瞧着大兄这副冷僻模样,让郑绥想到她那回在外祖母跟前提起二兄时,外祖母那张黑沉沉的脸,心头禁不住地打了寒噤。

推荐阅读: 仙帝岂是媚娇郎     贴身美女攻略     爱妃们,我真不是太监     遥夜有你     灰姑娘改造系统     乱斗水浒     仗剑万里     世子请自重,本妃要休夫     别闹我才不是反派富二代     江笠(重生)     隔壁床的那个小可爱     秘探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