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佃(tián田)人:指乡村佣工。
《山东省通志》、《清史稿》均有传。司寇,西周所置官,春秋、战国因循,
据《聊斋志异》手底稿
咬鬼
司,名曰“演春”[3]。余从朋友戏瞩[4]。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
[1]压狐:睡梦当中感到胸闷气促,俗称“压狐子”。压,或作“魇”。
又焉辞?”术人难过很久,乃云:“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那边可觅?
[10]厮婢:奴婢。
据《聊斋志异》手底稿
[11]衰(cui催)衣:丧服。详见前《咬鬼》注。下句“麻埂”,是旧
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其人报命方兴[8],问:“作何剧?”
儿勿苦,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子乃持索,回旋而上,
“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堕。视之,其子首也。捧
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所怒[10]。何如!”其子曰:“父已诺之,
宅妖
惟王母园中[11],四经常不凋卸[12],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子曰:
喜,持献公堂。堂上传示很久,亦不知其真伪。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
沈麟生云:其友某翁者,夏月昼寝,蒙眬间,见一女子搴帘
然:皱眉愁苦的模样。
设堂中,好像小儿辈用粱心所制者[8]。又顷之,二小人舁一棺入,长四寸许,
至今犹记之。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18],意此其苗裔耶[19]?
往。众未坚信。次日,曝麦于场,忽闻空际有声。翁骇曰:“鬼物来矣!”
[6]摄衣:提起衣裙。摄,提起。
发,物惧而遁。二三日竟不复来。麦既登仓,禾杂沓[9],翁命收积为垛,而
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代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饼……”藩司,即布政使,明朝为一省的行政长官,清朝则为总督、巡抚的
【注释】
[3]荞(qiáo桥):同“荞”,荞麦。
[3]“旧例”五句:指山东旧时风俗,于立春前一日的迎春活动。如《商
[12]浃(jiā夹)席:流满床席。浃,遍,满。
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15],曰:“我已失口,悔无及。烦儿一行。
停置凳上。安厝未已[9],一女子率厮婢数人来[10],率藐小如前状。女子衰
[6]康熙十七年:即公元一六七八年。
何县志》(道光本)载:“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芒种春牛,迎春于东
遝,也作“杂沓”,混乱。
翁[10]。翁仆,龁其额而去。共登视,则去额骨如掌,昏不知人。负至家中,
偷桃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侄也[1]。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凳[2],肉红色,
戈露卧。目稍瞑,忽闻有人践荞根,咋咋作响。心疑暴客[6]。急举首,则一
[8]啮:同“咬”。
馀臭云。
腰[2]。乃执带之两端,笑曰:“闻汝善化,今谛视在此,看作如何化法。”
【注释】
时新丧,着丧服不能串门,觉得不吉利,因有疑问。[4]端倪蹙蹙(cu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