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再入四川,围攻成都,成都失守,巡抚龙文光战死,时任副都御史的马乾是以代理四川巡抚。
曾英人称曾公子,福建莆田人,打小随父亲到成都仕进,在此安家,为人俶傥有武才,喜好救人之急。
曾英走江津、綦江、南川,张献忠遂破涪州、重庆,长驱成都。
曾英与马乾干系极好。
马乾虽与王应熊督抚反面,但是此人虽是文官却有勇气,特别对朝廷很忠心,清廷、张献忠等都招安过他,但他都只答复一句话,封疆之臣,当死封疆,此我毕命之日。
这是大局。
巡按、分巡的标营则放到前面配置。
间隔西安仅一步之遥。
不能有涓滴轻敌粗心。
文安之倒是不急不慌。
固然明军现在看似要合围成都,但也不能轻敌,之前气势正盛,打了很多败仗,那也是因为张献忠计谋失误,他调主力要打进汉中去,被明军背后捅了一刀。
目标还是陕甘大局,得优先防备清军。
明军则光复夔州,重庆、顺庆、播州、泸州、叙州、嘉定、建昌、黎州等,川西诸多土司,也大多上表尊奉大明。
“张贼毫不成信,经略切勿被骗!”
只要寝兵,那么明军便能够有机遇从速整编陕甘军队,重新规复处所次序,巴蜀敷裕,虽张献忠三入川中,但现在还没有被西军、清军几次劫夺搏斗,还是人丁浩繁,赋税丰富。
贵州总兵皮熊驻贵阳。
川北总兵曹勋驻黎州,重庆总兵秦翼明驻石柱。
也恰是以,马乾极得川中虎将曾英的赞美支撑。
以是朱以海给文安之的信里写的很明白,张献忠虽成困虎,但还是头猛虎,不成小瞧,最好是能围三阕一,给他网开一面,这也是免的他起鱼死网破之心。
陈士奇封曾英参将,与刘鳞长守涪州,张献忠趁机占有忠州。
不过有一点,就是此时不管是马乾还是王应熊,又或樊一蘅,又或秦良玉等,都还是忠于大明朝廷的。
以是趁现在气势上,迫张献忠寝兵媾和,明军不亏。
以是现在朱以海但愿四川这边能够临时休兵,如果贺珍那边呈现不测,还希冀川中明军去救济策应呢。
曾英寡不敌众,为张献忠所败,退守望江关,张献忠亲身追击,斩伤曾英脸颊,但曾英仍悍不成当,手刃张献忠侍卫数人,脱围而出。
曾英部将李占春、于大海皆封总兵,分驻蓬州和广安州。
双管齐下,不能迟误。
面对张献忠威震蜀中,摆布劝说他退守云贵,他只说了一句话,遇敌而死,吾之分也。
暂不与张献忠争一时是非,皋牢安抚为先。
八千御营行营得先抽调齐备,紧接着是经标、督标、抚标、提标,加上几镇总兵得优先完成,并各按分别的防区驻守。
秦良玉、曾英、王祥、杨展、甘良臣、曹勋、秦翼明,这七将的人马要率先完成整编,构成对张献忠的包抄,就算临时停止对张献忠的打击,也必须得包管能够制止张献忠俄然反攻。
弘光朝,王应熊起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楚郧贵广悉听节制,专剿张献忠,赐尚方宝剑。王应熊是川人,他一接到督师圣旨,便当即弹劾马乾淫掠犯警。南京命令夺职拘系询问,因门路堵塞,旨意未能达到,马乾仍行事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