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安归招安,文安之卖力招安构和,各将则从速去整编兵马,调剂驻防。
张献忠如果转头来打,川中明军一定是敌手。
后督师杨嗣昌派兵得救,马乾也是以功升川东兵备佥事,驻守达州。
不过张献忠的反击固然凌厉,但清军此时也已经自关中南下入川,终究张献忠部将降清,引清军突袭张献忠御营,张献忠中箭而死。
巡按、分巡的标营则放到前面配置。
也恰是以,马乾极得川中虎将曾英的赞美支撑。
天子早有招安张献忠之意,当然,真招安还是假招安,这个天子也早就给文安之写过亲笔手札。
张献忠就算不肯意去云南,那渐渐谈着,哪怕能临时安抚住他,川中寝兵,这也对明军百利无一害的。
四川总督王应熊同驻遵义,云南总督樊一衡驻叙州,四川巡抚马乾驻合州垂钓城。
文安之是能明白天子计谋企图的,也是非常附和支撑的,乃至暗叹天子远在东南,竟然能把西南这边的局势看的这么透辟。
八千御营行营得先抽调齐备,紧接着是经标、督标、抚标、提标,加上几镇总兵得优先完成,并各按分别的防区驻守。
十七年张献忠三入蜀中,曾英要求四川巡抚陈士奇拔兵千人给他抵当,陈士奇不肯,把全川之兵交给总兵赵光远,赵光远兵败远走汉中,曾英再请兵,陈士奇仍不肯,最后只授他一个守备之职,而无一兵。
曾英部将李占春、于大海皆封总兵,分驻蓬州和广安州。
崇祯六年,张献忠入川,马乾时为广安知州,夔州垂危,四川巡抚令知兵的马乾代理夔州府事件,张献忠带兵围攻奉节三十余日,但在马乾身先士卒的带领死守下,奉节死守未失。
川北总兵曹勋驻黎州,重庆总兵秦翼明驻石柱。
文安之倒是不急不慌。
天子但愿招安张献忠,但也晓得张献忠此人不成轻信,不过为了能够尽力对于清廷,天子仍然情愿先示好招安张献忠,就算张献忠不会真降也不要紧,因为朝廷也一定是真抚,不过都是为了能够腾脱手来,制止多线做战。
以是趁现在气势上,迫张献忠寝兵媾和,明军不亏。
曾英走江津、綦江、南川,张献忠遂破涪州、重庆,长驱成都。
正如王应熊麾下有王祥,樊一蘅麾下有甘良臣一样,这些督抚都有各自拉拢的能战武将,王祥乃至本来就是王应熊的仆人出身。
曾英之妻董琼英,大族女,人美,父为蜀地汉人大贾,母亲为西羌土司女,其纯熟技艺,有蛮族女军数百,自成一军,尤其善战,曾英兵败之时得董琼英收留帮忙,后助曾英复出在鱼腹浦败张献忠。
不过有一点,就是此时不管是马乾还是王应熊,又或樊一蘅,又或秦良玉等,都还是忠于大明朝廷的。
不能有涓滴轻敌粗心。
如何看如何划算。
以是现在朱以海但愿四川这边能够临时休兵,如果贺珍那边呈现不测,还希冀川中明军去救济策应呢。
暂不与张献忠争一时是非,皋牢安抚为先。
张献忠追击至忠州,曾英督海军逆战,焚毁西营舟船百余,斩首千计。
成都人都说,若曾公子在此,必不至此。
曾英寡不敌众,为张献忠所败,退守望江关,张献忠亲身追击,斩伤曾英脸颊,但曾英仍悍不成当,手刃张献忠侍卫数人,脱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