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 第19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8)
和语文课本同步下发给教员们的“语文讲授参考书”早已规定了如何解读每一课。当代闻名教诲家、特级西席李镇西博士攻讦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惟独裁的场合:“学《孔乙己》只能了解是对封建科举轨制的攻讦;学《荷塘月色》只能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搏斗的无声抗议……门生的心灵被紧紧地套上精力桎梏,哪有半点缔造的精力空间可言?”[15]
现在好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浏览课”,但这些课根基上不是孩子手里拿本书去读,而是西席讲“浏览体例”,门生做“浏览题”。这好像当一小我需求喝水时,中间的人就滚滚不断地给他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答复一些关于喝水的题目;而盛满净水的水杯却向来不肯递给他。
闻名学者、北大中文系传授钱理群先生评价说,我们语文课本的编选根基逗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程度。[14]这实在是一针见血。
同时我们还健忘儿童学习需求的是形象、风趣、团体感知等特性,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古板而笼统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为此支出了痛苦的尽力,却收成不到学习的欢愉,他们破钞了很多时候,只学到了很少的东西。
我心中模糊作痛,仿佛看到有人用锤子霸道地砸碎一颗浑圆晶莹的珍珠,然后拿起一块石子奉告孩子,这是珍珠。
从讲授上来看。我国中小学讲堂讲授仍然相沿生字、解释词语、阐发意义、体味思惟,以及大量的当代文背诵等如许一种八股教条。
从速又今后翻,看到男孩又写了一篇不异题目标。他妈妈在中间奉告我,这就是在教员要求下重写的作文。
前两年,社会上展开过一场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诲的会商,很多人表达了对当前黉舍语文教诲的不满,乃至有很多狠恶的言辞。中小学语文课难以承载“语文学习”如许一个重担仿佛已构成共鸣。但辩论过后,环境还是,有小调剂,但换汤不换药,根基上没有窜改。
男孩的这篇作文写得比较长,说话流利,情真意切,另有一些活泼的比方。看得出他在写作中投入了本身的豪情。固然全部文章内容与题目框定的内涵略有出入,总的来讲属上乘之作。我重新看到尾正要喝采时,鲜明看到教员给的成绩竟然是“零”分,并唆使要求他重写。
圆圆在小学时,教员常常夸大:“学语文就是要背课文,凡是背课文好的门生,测验成绩就高。”上初中后,碰到更令人吃惊的语文教员。阿谁教员非常“敬业”,常常给门生留大量功课,此中好多功课没出处。比如把“无精打采”归入“生字”类,要门生们查字典给每个字注出读音来――对于已上初中一年级的门生,这四个字哪个是生字呢?还比如让解释甚么是“咳嗽”“力量”“高傲”等,而这些词多数在汉语大词典上都查不到注释,门生们只好用更加庞大的笔墨来“解释”这些“生词”,如许的功课能让人气破肚皮。
朋友奉告我,这一篇内容是儿子编出来的,因为孩子实在想不出该写甚么。凡是他能想到的“风趣”的事,除了足球,都是和同窗们搞恶作剧一类的事情,他感觉教员更不成能让他写那些事,只好编了件“趣事”。
我晓得一些孩子为了上课能精确答复教员的发问,会想体例弄本课本参考书来,如许他们在语文讲堂上就能“精确”地答复出很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