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派去催促李选侍的寺人返来了,说模哥儿俄然抱病,哭泣不止,怕误了太子的大事,是以不来了。
另有历仕四朝,二朝首辅的杨廷和,八岁通读四书五经,吟诗作对,十二岁落第,十九岁中进士。
太子冲动的道:“我儿说的对,我不能见。”
过未几时,万历天子身边的内侍张和出来,先给太子存候,然后说道:“太子爷,万岁爷今个不太舒畅,如果没甚么要紧的事,明天再来吧。”说完就要走。
太子听完回报,阴着个脸不出声。李选侍这是拿他当傻子,俄然抱病?有这么巧?不过是怕进宫哭求被万历天子见怪,是以想体例躲掉。
王安也喜道:“?哥儿少年聪明,便如张叔大普通。”
太子则是沉默不语,稍等了等,才渐渐的道:“有多少银子就拿多少,毕竟我不是三弟,没有金山银海。”
朱由?神采安静,一点也不惊骇,说道:“爹,你听我说,我们去求皇爷见皇祖母,这但是家事。家事岂能容得外人插手?如果常日,爹见谁都行,可唯独本日,谁都不能见。”
可现在太子眼看就要掉坑里,逼得他不得不再次张口。
可朱由?对此并不晓得,装完|逼就闪,说完就退在一边,装诚恳。
车马仪仗早就备好,太子一手一个,领着朱由校和朱由?就要上撵。朱由?看着一大堆的车马仪仗,咬了咬牙,一不作二不休,刚才既然已经开了两次口,也不差这一次。
王安赶紧上前拦住,拉着他的手道:“张公公,如果事不太急,太子爷岂敢在这个时候求见?实是景阳宫贵妃娘娘不大好,太子想见娘娘一面,人伦亲情,乃是本性,太子久思贵妃娘娘,已是寝食不安,望张公公再禀报一声,给太子爷一个尽孝心的机遇。”说着话时,手底下一张五百两银票已经塞进张和的手里。
王安应是,派小寺人去做此事。
奶奶的,便宜爹是真没脑筋啊。
实在是全部大明朝神童辈出,多如牛毛。近的有张居正,远的有太祖时的翰林学士解缙,五岁作诗,七岁写文章,十岁一天可背千言,毕生不忘,十二岁便通读《四书》《五经》……。
听了这番话,太子和王安一齐色变,一言惊醒梦中人。万历天子是甚么人?最讨厌的就是大臣们干预他的家事,乃至于本想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却被大臣们逼得立宗子朱常洛为太子。
朱由?内心叹口气,他才四五岁,实不该乱发言的,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借得也是美人儿娘的名义,让太子觉得是美人儿娘教的。
王安也在一旁冷静无语,万历天子对待皇贵妃郑氏的儿子朱常洵,和太子朱常洛比起来,那可真是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