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老子处问道肄业的这段日子是充分的、愉悦的,只感道渊如海,学无尽头。孔子就像一块干枯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包含此中的聪明,而他草创的文道修炼体系也日趋完美。
苌弘除了教孔辅音乐以外,还引其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节,孔子感慨不已,获益不浅。孔子不时来往于老子寓所与苌弘之处,聆听贤人贤者教诲,日趋精进。
上回说到老子开口说道:“孺子可教也。”
炼气士、方士、羽士的修炼体系各有好坏,各擅胜场,很难说到底哪一种更强一些。不过颠末这么多年的生长,道门羽士已成为此中支流。只是现在六合有变,修道之法毕竟是比炼气之法与修术之法更加合适六合窜改。并且此番老子投胎人间界,再度完美金丹大道,修道之法代替炼气之法与修术之法已成不成逆之局势。
苌弘赶紧手结术法密印,在院落四周构成一道无形的护罩,一为孔子护法,一为制止城中浅显人受琴音道韵影响。继而苌弘倒是凝神聆听感悟孔子所操琴音,盖是以时琴音即道音,琴运即道韵。这琴律道音纵是对称“子”的苌弘也有不小的助益,但对四周鸟雀来讲,是天大的机遇,也是致命的死劫。
老子的修道体系,倒是对孔子的文道修炼体系有很多参考鉴戒之处。通玄所修炼的恰是老子完美后的金丹大道,这段时候同窗与老子,也让二人结下不浅的友情。老子对孔子所创的文道修炼体系极其赞美,也明白创法的不易,现在根底已立,倒是需求集百家之长,融于一体。
周灵王当即迎之上席,时天下大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为雪霜。’引气一喷,则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宫中池井,坚冰可琢。又设狐腋素裘、紫罴文褥,罴褥是西域所献也,施于台上,坐者皆温。又有一人唱:‘能使即席为炎。’乃以指弹席上,而暄风入室,裘褥者弃于台下。
乐器当中,琴为帝,筝为后,并且琴音素有‘泰初之音’、‘六合之音’之称,孔子学习的乐器当然是七弦琴。
当年洪荒当中有修者称之为炼气士,无境地之分,采霞光五色,采雾中灵光,取六合清秀,辅以呼吸吐纳之法,炼气为道。这般采气入体,积储在身,不在丹田,故无境地之分,只得年深日久,真气积储深厚,渐成湖泊,再成汪洋。真气浩大无边,法力泛博通玄,顶上三花朝北阙,胸中五气透南溟。
苌弘明鬼神事,能招致神异,周灵王时,苌弘初入周室,曾一展奥妙。周灵王登台而观,望云气蓊郁,忽见二人乘云而至,须发皆黄,非谣俗之类也。乘游龙飞凤之辇,驾以青螭,其衣皆缝缉毛羽也。
一日,孔子听苌弘讲授武乐与韶乐的异同,问道:“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
垂垂,孔子的琴音没有停,苌弘合拍的手指却停了,闭合的双眸也睁了开来,眼中犹留震惊之色。倒是孔子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了悟道之境,手中还是无认识地抚弄着琴弦,成心偶然之间,琴曲更加符合六合大道,道韵满盈。
苌弘答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以后管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但是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度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