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湘云等何曾听过这类好音色,不免都僵住了手脚,一时候无人说话,只将眼睛往戏台上盯。
邢夫人倒也想找个抱怨避午的处所,可故乡隔着十万八千里。好轻易将娘家兄弟盼来,弟妹又不顶用,邢夫人在卢氏面前狠狠吃过大亏。
宝玉不由自主的看着台上甩着水袖,曼挑腰身的锦官,心中就将他与琪官比拟较。
这歌声说不出的清脆委宛,皆有燕语莺啼之致,再观其形,台上人身形轻巧,回身举步之间,悉带柳翻花笑之容。这究竟是男儿身还是女儿情,一时候竟也无从考据。
黛玉笑骂道:“我们可贵好好听戏。独你们两个在这儿叽叽喳喳麻雀似的,实在坐不住,叫邢姐姐把你送到前院珍大哥那儿吃酒去!”
那蒋玉菡也是北静王府的常客,生的娇媚和顺不说,要紧的是对宝玉有情有义。贾宝玉早将对方当作知己,只是迩来忠顺王得病,强留着琪官在王府唱曲解闷,宝玉这才将心机放在锦官身上。
薛阿姨和贾母对坐,邢夫人与王夫人择了房门前的两张雕花红木椅子,与之相邻的是李婶娘和李纨。宝钗等姊妹七八个就端坐在炕上,贾母早将宝玉搂在怀中。上面服侍的小丫头子不竭端来生果茶点。
王夫人赶紧起家,语气中带着难堪:“柳国公家早下了帖子,媳妇已经应下了,言而无信倒显得我们怠慢轻视。”
坐在一旁的邢夫人听了卢氏这话,心中不免带了几分欢乐。
“啊!”贾宝玉内心好不扭捏,珍大哥哥向来爱在女人身上操心,又喜好边幅清秀的男孩,他若将锦官先容给珍大哥哥,岂不是害了锦官?
薛宝钗骨子里瞧不上贾宝玉这类唯唯诺诺的小男人,本来进京的时候母亲信誓旦旦和她包管,不过是在贾家做客,就是姨母挽留。那也不过是亲戚的情面。可这二三年,宝钗听到很多刺耳的话,说薛家早就落魄,阖家进京就为攀附荣国府这棵大树。及至厥后宝琴兄妹进京,这类风言风语就越演越烈。
贾母等见邢家这花圃虽不及大观园,却也非常整齐宽广,泉石林木,楼台亭轩,端庄有几处惊心动魄的景观。只可惜是寒冬时节,不见苍翠绿木,倒是路子一处的红梅开的格外夺目,就是芦雪庵中那些也稍显减色些。
空旷的花圃子里俄然袅娜歌声响起:
且说宝玉和众姊妹挤在一张大圆桌前,抻着脖子往戏台上张望。也不见下人来送戏折子,宝玉就偷偷和史湘云犯嘀咕:“你说,邢姐姐家找的是个甚么梨园子?这锣鼓都响了,如何还不叫我们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