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敷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现在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说:“岂有此理!”
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林黛玉传闻,走来瞧瞧,公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阿谁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阿谁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负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活力,便知不当,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非常精美,费了很多工夫。今见无端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内里红袄襟大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甚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林黛玉见他如此保重,带在内里,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是以又自悔鲁莽,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是以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
宝玉道:“你也不消剪,我晓得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偿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更加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mm,饶了他罢!”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消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摞开手。这当了甚么!”说着,负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禁不住宝玉上来“mm”长,“mm”短赔不是。
本来贾政等走了出去,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转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劈面也出去了一群人,都与本身形相一样,——倒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世人惊奇:“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落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世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世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世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广通衢,豁然大门前见。世人都道:“风趣,风趣,真搜神夺巧之至!”因而大师出来。
世人道:“妙则妙矣,只是‘夕阳’二字不当。”那人道:“前人诗云‘蘼芜满手泣斜晖’。”世人道:“颓废,颓废。”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断阅评阅。”因念叨:
吟成蔻才犹艳,睡足酴梦也香。
因而一起行来,或清堂草屋,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梵刹,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出来。因说半日腿酸,何尝安息,忽又见前面又暴露一所院落来,贾政笑道:“到此可要出来安息安息了。”说着,一径惹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篱笆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世人出来,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世人赞道:“好花,好花!向来也见过很多海棠,那边有如许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本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世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约莫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抱病,大近乎闺阁风采,以是以‘女儿’定名。想因被人间俗恶听了,他便以别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当真了。”世人都摇身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