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夫人越想越感觉此事可行,又刚巧与儿媳妇负气,自发儿媳妇生了个当皇妃的女儿后便更加对劲起来,便故意想要促进此事。万一成了,本身女儿做了王妃之母,也不至叫儿媳妇一家独大,乃至无人能辖制,今后当真给宝玉娶进一个薛家的女儿来。
再者,细心想来,外孙女竟也再合适不过了:论身份,外孙女是林家的嫡长女,林家昔年也是侯门显宦,可称旧家勋贵之族,再者现在她父亲也还做着户部尚书,可谓是朝廷大员;论家学渊源,她爹当年也是端庄科举出身,探花之名究竟不是枉来的;论才学,不说旁的,在本身家中这些女孩儿没一个是比的过她的,若和旁人比起来,也只要赛过的;再论面貌,也是个绝色的,若论起来,也独占昔年蓉儿媳妇那样的倾城之貌能与之相类。如许看来,说不得外孙女能定如许一个出息。
说者偶然,听者成心,贾老太太究竟是做了几十年国公夫人的人,听了这话内心便不由活动起来,又派人悄悄的去刺探。究竟这么些年来,贾老夫人也不是一点人脉也没有,竟叫她探得一二。本来因当日宁王拒了太上定的女孩儿,迟误了婚事,又因他说要娶一个通诗文,有知识的女孩子方能伉俪敦睦,圣上便立意要给他选一个琴棋书画皆精的才女,顶好要一个有这般家学渊源的女孩儿,方配的起他。
贾老夫人听了方道,“这也是正理。”又道,“若他不肯,也不必立即勉强,细细的把话说给他听,姑爷原也是个疼孩子的,若你说清了此中好处,他必是肯的。”
林夫人闻言便有些迟疑,“若玉儿真能有这般出息倒也不是不好,只是一来黛玉还小,这年事相差的究竟还是大了些,二来皇后娘娘也一定看的中玉儿。更何况他父亲原又也想寻一个科举出身的半子,也不定情愿叫玉儿去谋这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