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夫人呵呵笑道:“才说一句你就嚷嚷,还想着有脸没脸?整天馋那一口黄汤,亏你还做英哥儿的先生,莫非不记得贤人说‘惟酒无量,不及乱’的话?”
黄幸道:“回儿说的有理。雁西你饮得很多,连如海怕也被灌下去了小半坛,固然我这儿酒好,也莫要太贪,非要一次闹个点滴不存才足兴。”见黄肃面色,又向章回道,“与他倒上这最末一杯就是。”
章回道:“不过是那日程、周、黎几位先生议论作诗法,说学韩、杜,当学其旨意,不在笔墨。比方杜工部之《秋兴八首》,人说大佳,在几位先生看来,远不到其诗作高深的极致。若将此奉为标准,不免风俗太重,毫偶然义。”
章回只杜口不言,中间黄昊早忍不住,笑道:“章表弟说,有人学诗,到处韩杜,却不晓得韩、杜作诗,多出无聊。比方韩昌黎,有‘蔓涎角出缩,树啄头敲铿’之句,与《一夕话》中‘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有何不同?虽不是宋人不时作诗、到处作诗,到底也有些……五谷循环之气。”
========================================
黄肃问:“阿谁同窗,必得是谢楷吧?”见章回冷静点头,顿时哈哈大笑,转向黄幸、林如海几个解释说:“谢楷,便是谢准谢凤林家的小子。真正的纨绔后辈,换了草鞋布衣也装不出半丝的寒酸。这些年偏就爱跟怀英往一起混,倒叫两个肚里坏水更加足了。”又道,“公然是可贵的好笑话,我等当浮一明白。”说着,忙忙拽了桌上酒壶,满满斟一大杯,一口喝了,又催着黄幸、林如海几人共饮。世人知贰心机,一边笑,一边公然都斟酒喝了。
一旁黄年顿时笑道:“象哥儿除了对上他表哥,与他亲老子平常都没几句多说。雁西你可算会找人来比。”
《随园诗话·卷七》:余雅不喜杜少陵《秋兴》八首;而人间耳食者,常常赞叹,奉为标准。不知少陵包涵地负之才,其佳处未易窥测;此八首,不过一时髦到语耳,非其至者也。如曰“一系”,曰“两开”,曰“还平常”,曰“故飞飞”;风俗大重,毫偶然义。即如韩昌黎之“蔓涎角出缩,树啄头敲铿”;此与《一夕话》之“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何殊?古人将此学韩、杜,便入魔障。有学究言:“人能行《论语》一句,便是贤人。”有纨挎子笑曰:“我已力行三句,恐未是贤人。”问之,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狐貉之厚以居”也。闻者大笑。
黄肃无法,行个礼说:“老太太的叮咛,我记取就是。”
章太夫人闻言,方才笑道:“也是。我记得你母亲,未出阁时最是纤细袅娜。见你描述,也勾出当年姊妹间相处模样来。”一句话勾得两人俱多伤感,便要垂下泪来。摆布忙劝住了。章太夫人对林如海道:“只是现在你到底不是少年人,也要善自保养,保重身形才是。”林如海忙应了是。章太夫人又让坐,林如海谦辞一句,这才入坐。房内的丫环奉上茶来。
章回还不及回话,黄肃已经叫起屈来:“也未曾吃几杯,堂婶怎地又说我?小子们都在,也忒没脸了。”
林如海笑道:“书院门生,公然风趣。如此解读《论语》,真要叫老先活力厥。但是佛家说一念成佛,学人以一言成圣,也算不得甚么大谬。如何起心玩弄去?不免有失君子刻薄之风。”又问,“经义万千,汝觉得可有一言而受用毕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