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她父亲周洵远的第二任老婆,博陵侯最小的女儿段玉宁。周元笙忙快行了几步,至段夫人面前,蹲身告罪道,“不知太太在此,阿笙本日归家,竟让太太在此等待,真是折杀阿笙了。”
薛峥气极,无语凝噎很久,方无法叹道,“阿笙,你说反了,你原是极聪明的一小我,我甚么心机都瞒不过你。你只是在装傻,从看到我出去的那一刻起便一向在装傻,可惜你太明敏,装傻并不是你善于之事。”他垂目苦笑两声,接着道,“但我不会怪你。你是女孩子,这些事情本来就不该你去挂怀,更不该你去殚精竭虑,真要那样,就是我的罪恶。你只要好生待在周府,等着阿谁你现在不信,或者不敢全信的动静就是。我不会问你情不甘心,我只当我们之间早已不言自明。”
薛峥大笑起来,笑罢言道,“我若连这点能为都没有,何谈今后,何谈许你远景?本来你却连这个都不信我。”
周元笙微微一怔,凝目望去,见世人当中站着一名上穿玄色五彩麒麟补子袄,下着穿花凤缕金拖泥裙的妇人,远远看去,身量清丽苗条,姿容娴雅,自有一股端庄和悦的态度。
薛峥朗然一笑,脸上规复了常日里的神情,“我岂是那等毫无顾忌之人,天然也不会令你涉险。”
周元笙点点头,道,“此番上京,你预备在那边下榻?春闱前还会离京么?”薛峥道,“去姨母家暂住一段光阴,干脆待考完再归去。今后在金陵的日子长了,我们总有见面的机遇。”
周元笙眉头一蹙,只感觉一阵烦躁,勉强笑道,“说了半日的话,你也不渴么,我煮茶给你喝。”她自去高几上取了建州龙团,碾磨了一小块细细筛过,又在汤瓶中注了水,搁在那茶炉之上。
周元笙下船登岸,只见岸上已停靠了一辆翠盖车,一众丫环仆妇雁翅排开,正在此等待她。少顷,便有一名着紫袖袄的中年妇人上前,满面含笑,福身道,“请大女人安,太太打发奴婢们前来迎女人,女人一起辛苦,请上车回府罢。”
周元笙佯怒道,“又与我何干?是你本身名利心甚重,不必攀扯上我做启事。”
周元笙高傲门处下车,由刚才那妇人并彩鸳二人一左一右的扶了,越步进得府内,行了一刻才瞥见垂花门,只见两边游廊上已站了很多丫环婆子,身边搀扶她的妇人笑着言道,“女人是高朋,太太亲身出来接您呢。”
周元笙不由笑道,“你公然有本领,怪不得全然不怕。她们只做看不见你普通,二爷御下的本领更加高超了。”
段夫人忙笑着将她扶起,两厢一照面,那段夫人眼中便闪过一丝非常的光芒,旋即也就隐入一片笑意中去了,当下段夫人拉起周元笙的手,两人相携着一起朝内院走去。
当即有人略略撇嘴道,“也还罢了,是个绝色的,可也当不得那般夸奖。”
周元笙眼中含笑,曼声道,“你不该来的,传将出去,你我此后再无安身之地。”
待到船泊岸停稳,周元笙也到了不得反面薛峥挥别之时,他眼里缠绵着一抹极是和顺旖旎的眼波,虽是一闪而逝,终是让她的心轰然了一瞬。说了几日的话,到了此时,也唯有相互互道一声保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