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夫人没法只得依言坐了。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外头便报圣驾到,皇后等人忙站了起来。只听一阵脚步声渐近,周元笙随众跪倒施礼,余光只扫到明黄衣袍的一角,耳听得天子和悦道,“免礼,都坐罢。”
皇后叹了一叹,又道,“我常恨未能在母亲跟前好好尽孝,若能偿了这个心愿甘愿折寿十年,可上天又何尝肯遂人愿呢?”她淡淡一笑,俄然转顾周元笙,道,“这是元笙?一晃都这么大了。”
周元笙原觉得待选该有非常繁复的过程,却不想这般简练,心内不觉好笑,皇室若要偷懒内定小我选,竟连装点一番都不屑为之。
那内臣说前头几句时,皇后尚且只含笑点头,听到厥后,却禁不住嘴角微微上扬,目光中也带了一抹柔嫩的笑意。
周元笙由内臣扶着,站稳之时略微举目向头顶处望了一望,但见浮云皑皑,碧空澄净,竟是如此好的气候。
皇后“哦”了一声,轻叹道,“倒是可惜了。”周元笙不解她可惜甚么,天然也不便多问,余光瞥见段夫人纤纤十指皆已藏于袖中,倒也无从晓得是否还在颤栗了。
皇后此时看了一眼身边侍立的宫女,那美人便附耳畴昔,随即点了点头,回身进了内殿。过得一会,几名宫人端了几碗茶点出来,一一放在她们三人面前的案上。宫人将盖子翻开,里头盛的恰是凝脂普通的酥酪。
只见宝座之上的人身着盘领窄袖袍,头戴翼善冠,年逾四十,容长脸白净面庞,端倪间很有儒雅之气——这便是她的姑父,天下至尊之人的一副面貌。
天子抬手道,“起来罢,不必拜来拜去的,本来你就是昭阳的女儿,颇肖乃母。朕记得你奶名叫做隐娘,是也不是?”
周元笙不料皇后竟讲了这很多关于母亲的旧事,且还是她闻所未闻的,内心也说不清是高兴还是怅惘,目光游移中俄然看到段夫人擎起了茶盏,颀长的手指搭在兔毫盏上微微颤了几颤。
周元笙点头一笑,一面小口吃着,一面想着刚才皇后的言语。心内不免暗赞,这位姑母入主中宫十多年,于均衡之道确是非常精通,先时借着和母亲当日交谊与本身扳话好久,以后又借着这酥酪显现对仲莹心疼有加,当真是不偏不倚,中庸调和。
宫人们奉上茶,便缓缓退了出去,皇后跟前只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宫装美人,想是她的亲信之人。只听她缓缓问道,“我闻得克日母切身材抱恙,嫂嫂在跟前奉侍了几日,这会儿看着已有些清减了,嫂嫂还要多保重身子才是。”
即便于周府而言,这也算作一桩大事。段夫人特地备了两套一模一样的行头,上装为玉色紬妆花袄,下装是柳黄各处金裙——此是特地寻了府内最好的几位针线娘子以上供之锦缎,花了一天一夜赶制而成。
皇后温和的声音自上响起,“免礼,赐座。”周元笙借着起家的一瞬,极快地瞟了一眼宝座之上的国母真容,一瞥之下,不由笑了一笑,那面貌本来同父亲如出一辙,只是更加柔婉秀美。
皇后点头道,“晓得了。”周元笙端起茶盏,以盏掩面之际偷眼去瞧皇后,见她面上安静如常,并无刚才听了太子那番话以后的高兴,当即悄悄一笑,复又放下茶盏。
天子闻言,亦点头笑了笑,半晌言道,“朕与昭阳也很多年未曾见过了,现在瞥见她的女儿都已这般大了,不免让人生出光阴忽已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