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珩伸手抚肩,眉头微蹙,仿佛宿世的毒疮犹在疼痛。这个女人说的每一个字,都让他有掐死她的打动。
白筠筠也感慨姜好莲有张利嘴,只是跟一个金牌保险讲师比辩才,姜好莲还差了些。她头疼的不是姜好莲,而是对她存有恨意的天子。白筠筠百思不得其解,就算对白岑有定见,至于头一次见面就这般对她动杀气?
眼看萧珩面上变色,目光含怒,白筠筠手捧着一块裙尾,大声道:“太后娘娘,皇上,臣女的确踩了她的裙尾,正如姜好莲所言,是臣女成心为之。只是臣女并非无缘无端,而是姜好莲的裙尾上用金线绣上了灯盏花。”
啧啧,好一张巧嘴,萧珩很对劲。给她添堵,他舒畅。
姜好莲瘫软在一旁,神采煞白,想抵赖却又不知从何辩白。究竟不是这模样,但是她的裙摆的确用金线绣了灯盏花。姜好莲颤抖着嘴唇,几次叩首求皇上赎罪。
“河间府盐运史姜犇之女姜好莲,见过皇上,太后,两位娘娘。”白筠筠前面的秀女出列,仪态娇媚,音如莺啼。
白筠筠听明白了,太后与淑妃德妃也听明白了,皇上的意义是——如鲠在喉。她白筠筠,就是那根刺。
萧珩唇角暴露一丝笑意,却未迟误看秀女。十几名秀女依依含笑上前,又依依绝望退下。萧珩挥手,并未留下一人。“后宫女子不必过量,朕最讨厌多肇事端之人。本分浑厚,善解人意,足矣。”
萧珩沉下脸,锋利的目光转向白筠筠,“本日选秀,你害姜好莲殿前失礼。你,可知罪?”
萧珩伸手钳住她的下巴,迫使她仰开端,“不敢看朕,嗯?”
太后笑看淑妃,无法的点头,“就你皮,后宫尽是美人儿的时候,哀家看你哭不哭。”
嬷嬷曾成心提示,当今皇后闺名中有个“菊”字。跟朱紫名号相冲,的确是大不敬。
萧珩倚在靠背上,等着这个女人惶恐失措的抽泣告饶,上辈子她最长于哭哭啼啼的告饶了。只是萧珩没想到,白筠筠并未抽泣,也并未告饶,而是迈着标准的宫步上前,盈盈叩拜,道:“还请皇上太后和两位娘娘赎罪,此事,臣女有话要说。”
“是,臣女谢过太后娘娘。”白筠筠一副戴德戴德的模样,“当今皇上爱民如子,倡导节约。教诲臣女的嬷嬷曾言,太后娘娘夙来讨厌奢糜之风,穿衣用膳从不浪费华侈。宫中娘娘更是效仿太后娘娘的严明节约之风,不但不消金丝银线,就连金饰也罕用宝石等贵重之物。姜好莲身为臣子之女,竟然在裙尾用金线刺绣,如此奢糜是对太后与娘娘们的不敬。此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