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风露拂面,如懿独立于月色波縠银光素涟之下,已无太多高兴或是哀痛,只是有淡淡的倦,并有寒意。
李玉一贯在天子面前得宠,惯是油滑的,闻言也有些讪讪。
莲心跪在地上,素白的孝服掩得她身姿格外柔弱,可她的话语倒是那般掷地有声,铿锵入耳:“李公公这话胡涂了。素心是皇后娘娘的奴婢,她如有罪,那皇后娘娘成甚么了。若想自裁,也不必惦记取家人了。”
莲心一时语塞,她乌黑的板缎长袄,裙边绣满浅青并香色缠绕的枝蔓,像一枝没有活力的藤蔓,笔挺地僵立在壁间。半晌,她点头,咬着唇道:“奴婢不知,亦不能答。皇上方才又提起皇后娘娘用冷寒之物毒害冷宫中的娴贵妃,这事奴婢也略听过一二。但奴婢细细想去,皇后娘娘本身平日都不大留意饮食,娘娘离世前几日,太医还曾见素心端了薏米汤饮给娘娘喝。那汤娘娘喝了几日了,反是太医提及薏米清热利水,但非常寒凉,不宜娘娘饮用。这般想来娘娘实在懵然无知,奴婢也纳罕,为何娘娘对着娴贵妃却又这般晓得了?”
这些话,如同铮铮惊雷滚过如懿的心头,一颗心惊得几近要翻转过来。忍了这么多年,恨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若不是本身恨着的那小我,又会是谁?情思恨意千回百转,但是,这一层滋味是没法以言语尽述的。如懿的神采像初雪普通惨白至透明,是一种脆弱的感受,仿佛本身成了一片薄而脆的枯叶,转眼便要跟着风飘散了似的。信,抑或不信,曾经以肉身和心肠所接受的各种痛苦,抵死之痛,都已经在她的身上留下了不成磨去的烙印。光阴的荏苒留给她的,是血肉恍惚后疤痕还是的身心和日渐趋于完美的无可抉剔的笑容。
天子的神采似是寒霜冻凝:“你做得极好。”他侧一侧脸,毓瑚晓得,将那珠花放在天子身后的黄花梨长桌上。她正要拜别,天子冷冷道:“你也认得是纯贵妃的东西,是不是?”
“一朵珠花,的确做不得数!”天子口气极淡,“眼下纯贵妃在那里?”
如懿只是恍忽地笑着,一双眼藏着幽幽沉沉的苦衷起伏,茫然不知望向那边。如许清寒的夜里,模糊约约有春鸟的啼啭异化在哭声当中,对着杨柳烟,梨花月,无端惹人悲惨。
如懿见莲心这般,便也懒得费口舌,径直道:“皇后娘娘的病不是一日两日了,你和素心同在一处,素心是否早有殉主之意?”
天子见如懿神采恍忽,心中亦是不忍,忙伸手扶住了她道:“夜深了,你再熬着也是苦了本身,从速归去安息吧。”说罢,便叮咛了李玉,殷殷送了如懿出去。
天子不假思考,立时道:“让她出去。”
天子忽地抿紧了唇,像是冒死压抑着某种涌动的情感,冷冷道:“纯贵妃,倒是养着朕的大阿哥、三阿哥和六阿哥呢!”
莲心静了半晌,仿佛想说甚么,想想却也没甚么确切的疑迹,便也无言了。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亥时,皇后富察琅薨于德州,年三十七。
天子轻哂,仰首望着阁顶繁复的迷金叠彩,那细致的金粉填在艳色的朱漆上,炫得几近要花了眼睛:“素心比你更算是皇后的亲信,她的所作所为,莫非不是皇后所教唆么?”
也不知过了多久,月光渐渐移下了金丝木窗棂上蒙着的素丝云绡。那昏黄的流素清光,映上天子哀伤而倦意沉沉的脸。他缓缓起家,步至床榻边,寂然倒下:“皇后,如果朕狐疑错了你……”他低喃,语意晦涩,“你别怪朕,你别怪……”他无声地抚着榻上一对空落落的明黄云缎桃蝠枕,微一侧首,有透明的水痕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