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帝内经 > 第161章 刺节真邪篇第七十五

我的书架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者,刺腑俞,去腑病也。去爪者,刺枢纽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俞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写不足不敷,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五邪何如?

黄帝曰:其咳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何如?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固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不足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岐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

岐伯曰:取之天容。

岐伯曰:泻其不足,补其不敷,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岐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岐伯曰:妙乎哉问也!此刺之约莫,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平话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耳,尚疾于发也。

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岐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曰:善。取之何如?

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何如?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流派已闭气不分,真假得调其气存也。

黄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俞,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

请言解论,与六合呼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六合,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以是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固结,坚搏不来往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推荐阅读: 工业革命穿越指南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巨龙王座     艾泽拉斯的异能者     重返八零,校花初恋齐逼我当渣男     我在明朝当国公     神豪:我一个高富帅,女友多点很合理吧     我的舢舨能升级     万能信用卡:娶个仙女当媳妇     神鹰天骄     你好,帝君     诸天深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