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帝内经 > 第164章 九针论篇第七十八

我的书架

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

五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岐伯曰:夫贤人之起六合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能够取大脓。

五主:心主脉,肺 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胃,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能够取深邪远痹。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黄帝曰:针之是非稀有乎?

二者地也,人之以是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成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浩繁广博矣,余犹不能悟,敢问九针焉生?何因此驰名?

推荐阅读: 阴阳诡事,最后一个妖怪     深夜书屋     总裁的私养娇妻     至尊狂神     海上风云     都市绝佳厨神     聚宝铃     霹雳江湖之牧天有道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七零之戏精夫妻     旅途求生: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师姑,请自重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