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琼枝这回没这番行动,阿殷或许还能宽宏些。可她既然已经背着阿殷投向了临阳郡主,这般胳膊肘朝外拐的隐患,还留之何用?
想通过这条路跟临阳郡主的谋逆抛清干系,仿佛有点异想天开。
阿殷惊魂不决,余光扫向马背,大为骇怪——
那吃惊的马离女童不过三四步的间隔,吃惊的马再跑一步便能踩到她身上去。
不能和离,又不被临阳郡主的谋逆之心连累,阿殷现在能想到的,只要举告抵罪。
定王看到了,只略点了点头。
那厢定王立在马边不出声,半晌后有个青衣男人扒开人群走来,阿殷瞧着他面善,想了想才记起他是曾与陶秉兰有过友情的常荀,惠定侯府的二公子,当今太子爷的内弟。常荀是个直性子,瞧见缩头缩脑站在定王身边的少年时,抬手就号召在他肩头,“如何还不长记性!伤到人了?”
噼噼啪啪的爆仗声里红绸揭下,一片欢庆,谁晓得街角处来往行人熙攘,忽的一声马嘶响彻耳畔,阿殷闻声瞧畴昔,便见一匹通身乌黑的高头大马四蹄腾空,像是受了惊。
这条退路就是定王。
定王斜睨着他,“陶靖家的。”
马背上的人穿一袭茶色长衫,腰间没有玉带佩饰,只是平常男人的打扮,但是面庞倒是熟谙的,竟是定王!他双脚立在马背,高健的身材如鹤立鸡群,冷肃着一张脸,也不瞧周遭闲人,只揪着那锦衣少年的衣裳,翻身上马。
阿殷便道:“小时候走不远,恐怕就是鄯州那一带的人也未可知。”
“那你内心怨他们吗?”
那少年脸孔清秀,怯怯的往阿殷这边瞧了一眼,“没……没伤到人。”
仲春的都城已经换了模样,街边柳树抽出嫩叶,细丝儿拂在行人发际耳边,送来的东风吹面不寒。珠市街两侧大大小小的裁缝铺里皆换了春日时新的衣裳,中间的酒坊中抬出新启封的杏花春,酒香随风四溢。
她憋着一股劲练完了武,将弯刀递给快意,一面拿了软巾擦拭细汗,一面将琼枝叫到跟前,闲闲的谈天——
阿殷回府后临时将这件事抛在脑后,趁着陶靖有闲暇,又缠着他教她练武。
而这差事终究却落到了琼枝的头上,这背面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定王:“……”
阿殷见没甚大事,便想分开,瞧见定王的目光瞟过来,虽不晓得他是否还记得本身,却不能视而不见。不过定王本日是浅显装束,阿殷天然不敢冒然揭出他身份,因而远远的行了个礼。
——阿殷今儿还是平常女儿家的打扮,柔嫩的烟罗襦裙衬出高挑的身材,发髻挽得利落,只选了珠簪装点,没有多余的装潢,便更显出如画端倪。
她这口风放出去,待得三月出行,临阳郡主安排人手的时候,琼枝公然有造化,被临阳郡主挑出来,和快意一同陪着阿殷去西洲。这一趟路途悠远,阿殷的乳母身子骨弱不能伴随,也就只要这两个丫环能远途相随了。
街角处本日像是有新铺子开张,里外三层围满了人,匾额上头还蒙着红绸缎,一身新衣的掌柜站在门口说着本日开张要送的菜色美酒,引得客人们跃跃欲试。
阿殷对此没有贰言,还特地谢了临阳郡主的美意安排,归去见着琼枝,倒是哂笑。
一应起居用物都能够到了西洲再采买,就只是路上的这些天费事,阿殷少不得带了快意出门,去挑路上要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