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常荀意犹未尽,听少年说了方才颠末,瞧着阿殷拜别时,啧啧叹道:“会武的美人儿,成心机。”
那少年明显很怕他,缩着头道:“没,没。”
她这口风放出去,待得三月出行,临阳郡主安排人手的时候,琼枝公然有造化,被临阳郡主挑出来,和快意一同陪着阿殷去西洲。这一趟路途悠远,阿殷的乳母身子骨弱不能伴随,也就只要这两个丫环能远途相随了。
实在以合欢院里目下的人手来看,当真要安排两人随行,快意当仁不让,剩下的一个不管从办事儿还是身子骨或是事主的忠心,乃至临阳郡主冒充咨询定见时阿殷提出的人选,都是甘露最合适。
——阿殷今儿还是平常女儿家的打扮,柔嫩的烟罗襦裙衬出高挑的身材,发髻挽得利落,只选了珠簪装点,没有多余的装潢,便更显出如画端倪。
马背上的人穿一袭茶色长衫,腰间没有玉带佩饰,只是平常男人的打扮,但是面庞倒是熟谙的,竟是定王!他双脚立在马背,高健的身材如鹤立鸡群,冷肃着一张脸,也不瞧周遭闲人,只揪着那锦衣少年的衣裳,翻身上马。
阿殷带着快意走穿全部珠市街,选了几套便利骑马换洗的衣裳,又选了把精美的关外弯刀,筹算到街角的茶肆里歇歇。
仲春的都城已经换了模样,街边柳树抽出嫩叶,细丝儿拂在行人发际耳边,送来的东风吹面不寒。珠市街两侧大大小小的裁缝铺里皆换了春日时新的衣裳,中间的酒坊中抬出新启封的杏花春,酒香随风四溢。
街角处本日像是有新铺子开张,里外三层围满了人,匾额上头还蒙着红绸缎,一身新衣的掌柜站在门口说着本日开张要送的菜色美酒,引得客人们跃跃欲试。
定王这尊大佛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攀上的,阿殷久闻他杀神之名,律己待人都非常严苛,想要获得他的赏识,让他将来情愿出面保陶靖和阿殷兄妹,阿殷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前儿听人提及你的出身,倒是叫民气疼。你还记得本身是哪儿人么?”
一应起居用物都能够到了西洲再采买,就只是路上的这些天费事,阿殷少不得带了快意出门,去挑路上要用的东西。
“模糊记得是在鄯州一带,厥后被卖来卖去,不知如何的就到了都城。”
宿世的结局像是时候悬在头顶的利剑,阿殷不想悲剧重演,就得另谋前程。以她目前的设法,陶靖是出身微寒的郡马,依本朝常例,并没有休妻的资格,而临阳郡主是宁肯相看两厌,也不肯放过陶靖,天然没有机遇和离。
剩下的路,便是先饱满羽翼,铺好了退路,再从临阳郡主府这坑里跳出来。到时候即便不能满身而退,能保住性命东山复兴,也比留在临阳郡主身边一起砍头的好。
不能和离,又不被临阳郡主的谋逆之心连累,阿殷现在能想到的,只要举告抵罪。
举告也要分机会。比方现在,即便阿殷寻到了蛛丝马迹去揭露临阳郡主,她兄妹二人和陶靖在这都城还是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转头是否搬石砸脚都不得而知——毕竟临阳郡主的身后是姜家和代王、寿安公主等一伙人,阿殷自认没阿谁本领跟他们对抗。